旅行,其实就是一场出走,从自己熟悉的地方,到达一个自己向往已久的地方,多数人会以休养为目的,有的人以娱乐购物为目的,暂时的走出原本生活的牢笼,脱掉身上沉重的躯壳,去完成一场独特的遇见,遇见不同的人,体验不同的文化,在宁静的自我相处中,找寻到最本真的自己。
(1)走的再远,焦虑是抖不掉的
就像再多的鸡汤,也治不好你的迷茫一样,再美妙的远行,也治不好你的焦虑。远行对于焦虑而言,就像红太狼时不时甩向灰太狼的锅,美好是短暂的,但甩锅的威胁是长久的,如果你不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者工作方式,你永远摆脱不了焦虑的侵扰。焦虑是这个时代的底色,更是诸多商人制造出来刺激人们消费的利器,以读书为例,越来越多的拆书,听书或者干货阅读形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但是消费者有没有从中得到应有的回报呢?
作为亲历者,我觉得受益寥寥,花半小时去听一部书的干货分享,最终的结果是诱导我去买下这本书,一切以消费为前提,还好我个人在买书上比较有定力且比较挑剔,不喜欢的内容、质感或者设计,怎么劝都不会买,甚至到了一种程度,不喜欢的书,即便是免费得到的,我也会选择转手送给他人,或者二手书网直接转掉,不需要的东西还不如早些舍掉,让生活不那么满。
焦虑的源泉之一,就是当下的选择太多,无论是时间和空间都被填满,如果一个人不好好的停下来思考一下,精简一下自己的生活,那焦虑就永远是一个包袱,甩也甩不掉。当你在拉萨的酒吧喝上一杯,或者在八廓街头走一遭,当时会有一种精神净化,但当你返身回到人潮涌动的上海、北京、广州等,还不是被各色的事务填满,继续忙碌,继续焦虑。所以,出走不是万能的洗涤液,可以清除你过往的任何不快和焦虑,破解焦虑的方式,还是需要回来好好的寻找和练习。
(2)走向远方,也是走向自己
旅行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自驾,可以报团,可以自由行,我把旅行在路上的人称为行者,也就是行走的人。有时因为旅游方式或者目的的不同,行者的概念便会发生些变化。与我而言,真正的行者,是能够在不同于自己生活的地方自如安放自己,看到不同的自然和人文风景,品味到不同文化的人。
真正的行者,出行是带着目的的,但这样的目的没有功利性。只是为了放松或者遇见更多的新奇,而这样额遇见虽然不会给行者带来直接的经济受益或者价值,但是在未来某一天会以多样的形式反馈给你,比如丰富的阅历带给一个人的宽阔胸怀,开阔的眼界,较高的人生站位等等。如果你热爱读书,就会发现作家的写作经历其实就是自己的行走经历,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着时间久了,就会腻烦,腻烦的时候不会遇见动人的文字,反而是在陌生的地方,坐在窗前,脑海思绪翻飞,过往的、当下的各种神奇想法统统涌现,于是文思泉涌,妙不可言。这也是我为什么会带着一个薄薄的笔记本上路的原因,时刻记录下自己行走中的认识和新的感悟,以备返程后或者在居住的宾馆里,把遇见的任何事情记录下来,成为完整的记忆片段。而每一段记录,都好像是向自己灵魂道歉,因为被现实的大潮拖拽着走的太快,平时根本没有意识去等等被现实抽打的体无完肤的灵魂,旅行对我而言,是一场肉体的出走,反身回去,去安慰自己的灵魂。
所以,与其说出行是走向远方,不如说是走向自己。
(3)跳离生活圈,回到内心深处
作为一个文化产业从业者,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行走类的文字,也就是所谓的旅游文学,非常的受欢迎。我也是其中一员,虽然有时读的东西,只是和行走沾边,更为贴近历史和人文,比如余秋雨的文字,比如三毛的文字等等,只要和地域相关的文字,带着当地文化气息的,我都喜欢。书店里摆在最明显位置的,永远会有几本与旅游相关的书,比如《背包十年》等。而现代人的一个通病,便是读着这些文字,在宁静的书房或者休息时的办公室,脑海中描画出无数个出行的可能,但最终各种想法都是随着风吹雨打流水去,无疾而终。
几年前有一个说法很火: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个女教师很有魄力,据说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实生活本身就存在着无限可能,你想要怎样的生活,都要付出相应的代价。也就是说你想要的生活,都要用你拥有的东西来换,比如你向往远方,那就注定会漂泊;你向往安定,那就注定风平浪静。出走是生活的调节剂,是跳出现有的生活圈反身回来再观察现有的生活,你过的好不好,身体不会说谎,心灵更不会说谎,所以,在行走的同时,多抚慰一下内心,在行走中变得不断强大。
愿你在路上不断遇见惊喜,不断成为一个完善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