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书,是陪伴孩子成长的记录。
故事书—现在很多人都叫做绘本,念绘本的时间就是爱的时间,这是整本书的精华,也是陪伴孩子长大过程中最黄金的激励。
本书作者强调几次的一个观点是“耐心,耐心,还是耐心”。我想不管在养儿,还是在育儿,这个都至关重要。
一、喂故事书长大的孩子
语文的学习,“注音符号不是重点,关键在于孩子爱不爱书,会不会主动阅读。”对于才艺课的观点,“很多时候不是孩子需要上课,而是父母需要。”
“从现在开始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培养孩子与书的感情;父母念的故事愈多,孩子就会愈喜欢书。”“教会孩子想要阅读的心,要比教他怎么阅读的技巧重要太多了。”
二、 教育的基础是什么?爱,如果没有爱一切都免谈。
亲子阅读的初心是什么?也应该是爱,因为爱,所以陪伴,做他们爱做的事情,享受爱的过程。基于这一点,为孩子读书,选书的出发点应是以孩子为主原则。
[批注]在孩子出生后,我们应该有意识地把读书与日常的吃喝拉撒等平等起来。喂养孩子食物,照顾日常的同时,也喂养精神食粮—书。
孩子到1-2岁时候,开始语言和动作的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喜欢用手去探索世界,捏、抓、撕,扔各种动作去探索身体和社会,语言在前期0-1岁听力积累下迸发。这个阶段,父母除了继续给孩子念故事,也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边读边一起翻书。孩子会抢着自己翻书,他可能有点笨拙,但是他会努力模仿大人,一页页去翻。
[批注]他可能会撕坏书本,请不要责备,这是他练习的过程,是给手部精细动作发育的良好锻炼阶段。如果实在心疼书会被撕烂,不妨准备些布书,厚纸皮书,各种材质的翻翻书,在这个阶段都可以用起来。
3-6岁的孩子,语言和记忆力都达到了迅猛发展阶段。父母在这个阶段会发现,孩子对任何东西都充满好奇心和好学心,而且学得也异常快。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要开始上幼儿园,这个是他们脱离家庭生活、父母照顾,独立去面对新环境,建立人际交往关系,学习迈向社会的第一步。他们将要为将来漫长的学习做准备。
在学业开始之前,孩子首先得习得如何自己照顾自己,随后树立正确的三观,最后渐渐建立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对自己的定位和自我理想的实现。这一切的开启,作者认为都可以源自于书。
[批注]家长为孩子念书,孩子与生俱来喜欢听故事,尤其听父母讲故事。因为父母讲故事的过程,实际上是孩子享受父母用心陪伴他们的过程。父母为孩子们讲故事,不是工作,书也不是鞭策孩子成才的工具,这些都应该是爱的库存。当爱的库存越多,孩子也会反馈他对父母的爱,也会越容易受教。
好的故事,能丰富孩子人生,让她对生活体验得有滋味,同时也会有意无意地培养到她们各种能力,比如为人处世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思考力,观察力,逻辑推理能力,机智,幽默,专注力、美育等。父母为孩子念书,为孩子未来阅读习惯打下了基础。
三、为孩子念书正确的打开方式是怎样的呢?(这本书P54-P70页为我们讲述了念故事书的方法。目的要让孩子爱上阅读)
1、 如何为婴儿念书?
一边喂奶,一边翻书,一边说故事。只要空闲,就拿起一本书念给孩子听。帮助这个阶段的孩子念书,可以随性地选任何书来读。母乳喂养时间除外,单纯地享受这段幸福短暂的时光。
2、 如何把握孩子爱上书本的黄金时期?
家里随处放着书,随时随地可以拿起来。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念故事的时机,比如奶瓶喝奶时间,睡觉前,无所事事的时候,早上睡醒在床上乖乖的躺着时等。念书时候确保光线充足,无需过分顾虑会对孩子眼睛造成影响。
3、 怎么念书能让孩子接受?
一开始,父母要先消化情节,再口语化去讲述。但是不要省略故事细节,敷衍了事,要加上抑扬顿挫的声调,可加上辅助音效,比如模仿故事中小动物叫声,更吸引孩子注意。
2-6岁的孩子喜欢重复听故事,父母可以从一开始的口语化讲述,通过观察孩子的接受能力,在逐渐过渡到照本宣科地读故事。放弃追求任何形式的读书技巧,关键是把故事讲得好听,,讲故事过程需要父母听故事,观察孩子反馈,用爱去坚持。
对于好动阶段的孩子,伴读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状况,比如妈妈讲故事时候跑去玩玩具,比如不爱听父母选的某故事书,比如父母刚讲开头,孩子就要去翻故事结尾,又比如孩子真的累了,不想继续听下去。这些都是需要父母耐心观察,去察觉孩子的需求,千万不要武断地认为:我的孩子天生就不爱看书。给父母的思想准备:耐心耐心再耐心,别被任何迹象阻碍自己的坚持。当孩子不想听时候,不强迫,也不用刺激的话语激将孩子,让一切关于读书来得顺其自然。
4、 孩子太大了,错过了黄金阅读期,怎么办?
别焦虑,不要为孩子贴上“比较大”的标签,只要有爱,持之以恒,一切都不晚。与其抱怨懂得得太晚,还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吧!
从适合孩子年龄段的简单故事开始,从每天十分钟开始,从每天睡前故事开始,持之以恒,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