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垫底辣妹》,我是在一篇考研经验帖里看到的介绍,庆幸自己没有因为电影的名字而错过如此好的片子。
因为考研,我有幸接触了这部岛国电影;也因为这部电影,我对考研有了一个更明确的目标。
这部电影以日本畅销书改编而来,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偏差值在30以下(小学水平)的女孩,为了考上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庆应大学,用一年时间将自己的偏差值提高到70的励志故事。现实生活中,也许这样的事例会很少,但却真实地告诉我们,全天下所有人还没有都努力到拼天赋的境地,只要肯奋斗,那些想达到的目标都是可以完成的。即使达不到,在日后的生活中,当我们回忆起曾经为之奋斗的历程,我们依然能够笑对生活。
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沙耶加努力拼搏的精神,二是坪田老师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模式。沙耶加的努力让我更加坚定考研的目标,而坪田老师则让我找到人生的目标。可能是以前受到的个人主义思想太久了,从来没想过别人的感受,现在想想,为了别人的未来,终其一生,人的价值是否更大。
就像沙耶加所说,从小到大,我最讨厌大人,仅凭外表就说我不行的大人,我觉得那样很愚蠢,但是我也知道自己一无是处。坪田是第一个让沙耶加感到温暖的大人,也是第一个让沙耶加觉得自己也想成为的大人。
可以说,坪田也是第一个让我想成为的人。从小到大,我一直生活在当今中国这个死板的教育体系下,小时候不懂,长大后时而抱怨,但是却很少提出要改变。这么多年来,遇到的老师不下百个,好的老师也有很多,但像坪田这样的老师却从未见过,可能是处在这个体系太久,体制内的老师已忘初心了吧!电影里,坪田却是一个体系之外的人,日本教育体系也有其不足,就像电影里所看到的那样,学校对于校园欺凌不管不问,习以为常,所以,对于体系外的坪田,对学生真诚,对教育热爱,而体系内的那些人变得木讷,麻木不仁,也许只有绩效才是王道。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体系内的人都是没有感情的。电影里有这样的一幕:沙耶加的班主任把沙耶加的母亲招呼到办公室,说明要劝退沙耶加,当沙耶加母亲极力劝阻并说明理由时,他看了一下墙上的钟表,然后妥协了。那一刻,我就觉得沙耶加的班主任并不是丧心病狂,毫无人情,只是在体系中待久了,听过的谎言太多,便也不再相信学生了吧!
恰恰是体系外的无拘束,更能让坪田和学生敞开心扉,使用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运用自己喜欢的教育模式。他的成功不在于教了学生多少,而是让学生自己不放弃自己。想想我们,多少人的不成功,是自己放弃了自己。
当坪田的辅导机构收的都是别的机构不要的学生时,不抛弃不放弃便是坪田一直遵循的准则。像他所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逻辑虽有些牵强,也没什么道理,但却揭示了一个道理,教育乃百年大计,学生的成长,一部分来自于父母,其他的大部分来自于老师,尤其是在中国这个教育体系下,恐怕20岁以前,我们跟老师待一起的时间比跟父母在一起都多,而这段人生启蒙、学习的最重要阶段,老师是不是应该履行其应有的责任。我们不希望踢皮球一样,父母把我们送到学校,觉得接下来就是老师的工作,老师教完了一天的课,觉得他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坪田,他不仅能与学生沟通,也能与家长沟通;沙耶加的母亲也是如此,他们都是为了别人的未来而努力奋斗的人。
有一天,我希望自己也能像坪田一样,成为别人想成为的大人,为了别人的未来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