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通过三篇文章,分享了个人品牌的内涵和带来的意义。人人都需要打造个人品牌,不仅是互联网时代趋势的要求,也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求得未来更好的生存机会的方式。
有朋友来找我,说很认同个人品牌的重要性,也有想法要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可是不知道从哪着手,感觉更迷茫了。
问题出在哪了?个人品牌第一环、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定位。
俗话说,定位不对,努力白费。还有一句流行语“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定位就是定战略,选错了赛道,跑得再快也是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永远到不了终点。
定位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小时候,相信大家都被问到过这个高频问题:你的梦想是什么?我们满脸兴奋地回答“科学家”“航天员”“老师”“警察”……然而这些答案仅仅被当作童言无忌的玩笑,没有人当真;上学时,老师教授知识,父母说什么都别想,考上好大学最重要;工作中,领导分配任务,完成目标,升职加薪最重要;在任何阶段,都没有人正儿八经的告诉我们,要想清楚自己的定位,于是我们的意识里没有这个词。
于是有人活了大半辈子都没有找到自己适合的定位、浑浑噩噩几十年;有人花了十几万四处报课学习想寻找一个定位;有人尝试了很多个定位最终一无所获。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看看自己是不是陷入了定位的两大黄金坑。
第一坑 我什么都做不好
加入关键明老师的训练营,学会一句话叫“50分搞起”。
传统思维是,等到准备充分了再出发,可是,什么才是充分呢?永远没有“充分”的时候。找定位不是一场不可逆转的考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互联网时代,谁先发现蓝海,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谁就更可能成为领域里的头部。做到50分,就赶紧迈出脚步走进市场,在一轮一轮的尝试中不断迭代,做到60分、70分、80分……
好产品是迭代出来的。看看我们使用的优秀产品,都不是从诞生的时候就是现在这个模样,比如微信一开始只是免费的图文聊天工具,迭代了50多个版本,成为这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每个人不可或缺的APP。
人和产品一样,找到一个机会点、萌生一个想法,准备到50分就出发,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优化。
可能有人会说,我既没有一技之长,也没有特别感兴趣的事,不知道机会点在哪。
就像一位深居简出圈子狭窄鲜有社交的姑娘,怎么能找到适合共度一生的人呢?唯有走出去,和不同的小伙子接触、了解,才能逐渐构建起理想伴侣的形象,找到那个对的人。
没有方向,那就多接触不同信息,唯有接触才能尝试,唯有尝试才有可能找到最爱。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比如三个月的时间专注在某一个领域进行学习和思考,从最简单最基础的内容学起,逐步扩大和加深对这个领域的认知,了解得越多、想学习的就越多,就像游戏中的升级打怪,兴趣是慢慢养大的。
任何事情不是得到了,就是学到了,即使尝试之后发现不是自己适合长期发展的方向, 三个月也是升维学习的过程,让自己的知识维度又增加了一个。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第二坑 我什么都想做
分众传媒公司的创始人江南春写了一本书,叫做《抢占心智》。书中通过大量企业案例,得出一个结论:如果一个新品牌想要快速崛起,需要抢占客户的心智。也就是说给客户一个记忆点,让客户买东西的时候能想起你来,你就赢得了市场。
定位太多等于没有定位,因为你无法被记住,今后也就难以被想起。
前段时间在一个文案社群里,一位文案老师对学员们的自我介绍进行诊断和修改,其中有一位同学,在个人标签一栏写了7个关键词,最后被老师改成了2个。
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清晰定位,专注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一厘米的宽度,一千米的深度。
品牌力课程中举了一个例子,假设你是一个捕猎为生的猎人,四面八方跑来十只兔子,如果你每一只都想抓,很有可能什么都抓不到。人的时间和精力的有限的,投入在同一件事情上还是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结果必然不同。
如果想做的领域确实很多,那么必须仔细权衡之后做出取舍。
什么都做和什么都不做,是找定位的过程中两个最常见的误区。对照自己的情况分析一下,看看是否入了坑呢?
当然,认知并走出误区只是第一步,道理都懂,怎么操作?怎么才能找到那个正确的定位呢?我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为大家分享定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