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十年前,因为特别喜欢聊天,结交了很多的网友,于是就被拉进了很多的QQ群。
这些QQ群的群友来自天南地北,你拉我我拉他,聚在一起谈天说地。但因为是异地群,天天除了吹牛还是吹牛,吹多了就没劲了。到后来有了同城QQ群,同城聚会活动的兴起,让QQ群活跃值达到了巅峰。
没曾想离开Q群十年后,因为加入了未来社群的深度思考训练营,再一次把我和群联系到了一起。同时也非常幸运能加入团队和伙伴们一起探索社群的真谛。
既然是探索,就该在探索的道路上,时不时停下来想一想,问自己一些问题。今天的社群和之前的QQ群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到底什么才是社群呢?
Q群和微信群同样都是有一群人,同样可以聊天,可以聚会,现在的话说就是互动,在功能上似乎没有太多的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换了个社交软件而已。
现在经常说满足需求,如果说之前的QQ群大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交和情感需求的话。那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需求在逐渐升级,传统的QQ群可能已经满足不了这种升级的需求。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需求,这几天听得最多的就是价值需求。什么才是价值?赚钱?出名?还是获利?还是成长?只能说不同的个体对于价值的追求都有所不同!那该怎么去区分满足呢?
先谈谈什么是社群吧。很多的个体因某一种共同的需求聚在一起,在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通过互动形成了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再被提炼,可以直接变现;也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再被传播,再扩大,最后再变现。这样一个可以满足某种需求,又可以互动的群体我把它称做社群;通过互动再变现,我把它称为社群经济。
当时的QQ群包括现在的亲友、同学等微信群,满足了社交与情感需求,有互动却没有变现,所以它只是一个单纯的社交群。社群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出现,但今天我们只针对通过微信这个社交软件组建起来的社群。
又回到之前的问题,怎么去区分满足需求呢?
现在有一种付费群,经过定位与细分,提供某个细分领域的收费服务,通过推广吸引有需求的人进群,进群就是变现,先变现再满足需求。这是快速区分、满足需求、直接变现的一种社群经济模式,除非有后续运营再转化的能力,否则一旦到期,服务即刻停止,最后这个群要么解散要么就变成死群。
深度思考训练营,是由老韩在喜马拉雅平台,通过音频输出积累起的粉丝聚集起来的一个群体。以目前的状态,大部分人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互动也还不够,更不存在变现,所以它还仅仅只是一个粉丝群。
不过,这个群孵化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经常互动交流,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营造出一个有组织有追求的氛围,从另一个层面说,这个团队刚好是满足了这部分人的成长需求。
这个团队在学习社群运营,是为了创建一个收费群。如果说收费群创建成功,那相当于深度思考训练营也实现了变现。
这是看上去风险最小的社群经济模式,通过粉丝群孵化互联网团队,再由团队创建付费群实现变现。付费群又可以孵化更多的团队,创更多的付费群…这里需要解决的是收费资格问题,能不能提供有价值的让人愿意付费的服务成了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点。
什么是有价值的服务?现在有种服务叫知识服务,也是大部分付费群在做的。因为是知识服务,所以必须要输出有价值的内容才行。
深度思考训练营组建以来,被谈论的最多的就是这个群没有价值内容的输出,这也是为什么说大部分人的需求还没得到满足的原因。我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它并不是一个知识服务群,为什么每个人都在期待价值内容的输出呢?我想这应该是老韩刚开始的对于深度思考训练营的定位不够清晰造成的。
其实价值服务并不只是知识服务,并不是非要提供价值内容才可以变现。比如之前老韩提出的企业转型咨询服务,好吧,好像这也和转型知识有点挂钩,还是需要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才行。
那就说说客户维护服务,如果这支互联网团队熟练掌握了社群运营的技能,就可以为企业或品牌提供以社群模式维护客户的价值服务,通过这项服务培养客户忠实度,提升客户粘性,实现客户再消费。由于很多跨界品牌在客户定位上会出现重合,所以可以提供跨界联合服务,这是在相同成本下降低品牌方成本又能为社群增加创收的一种方式。
还比如结伴养老休闲旅游服务、亲子旅游服务等等,这些对于价值内容的输出都没有硬性需求,但同样可以实现变现。
所以,如果没有资格或没有能力输出差异化的价值内容,是不是可以考虑着手提升团队运营能力和推广能力,选择知识服务以外的价值服务实现变现呢?
我是社群小白,期待与您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