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出头,每天朝九晚五,这样的生活有意义吗?
好朋友静静大四即将毕业,她的脸上写满了惶恐。
她跟我吐槽道,现在就业压力特别大,同专业的人以后都是竞争对手,所以同学间并没有什么纯粹的友谊。她打算暑期便报班考事业单位或是公务员,不考上决不罢休!
你才24岁,毕业就一定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难道你忘记了上大学时候的梦想了吗?
的确,好的单位福利待遇相对来说较好,这样至少可以温饱,公积金也够你还房贷。一毕业,人立马变得现实起来,要为自己做进一步打算。
你说自己也不希望死守微薄工资,碌碌无为一辈子。自己也想去大城市发展,可是又担心无法在大城市立足。自己也想通过考研的方式考到自己想去的城市,可是又担心付出了很多努力考不上怎么办?
人总喜欢自我设限,心里特别想做一件能改变自己眼下境遇的事情,但是总对自己说不可能。总被什么东西囚禁,世界那么大,你却那么弱小。
你说自己出生于贫困家庭,父母每个月收入微薄,家庭负担很重,那些所谓的美好不过是想想罢了,自己根本就没有条件去实现,想去旅行,没有钱,只能在朋友圈看看别人走过的地方罢了;你也很想做生意,可连最起码的本金都拿不出;你也很想出国留学,可以家里面根本负担不起高额的学费。
所以,你享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样的静静简直有千千万万。难道这些就是我们放弃自我理想,放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理由吗?难道你就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在大城市开枝散叶吗?
02
的确,我们真的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在自习室认识一个女孩冰冰,家是农村的,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她好不容易考上一所二本学校。她很喜欢学习英语,也特别渴望有朝一日能够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但对于农村家庭出身的她,出国简直是天方夜谭。
她疯狂地学习雅思,经常能够在外语学院的教室里看到她,还经常能够在操场上看到她与留学生交流以练习口语,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冰冰在大四通过了雅思考试。不知道这四年她是怎么样过来的,是怎样节省生活费,攒出了考试费用。
而我的一位师姐,家庭条件极其优越,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从小就注重孩子的培养。师姐从小开始一对一学习钢琴,专门的外教教英语。师姐天资聪颖,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后来为了出国留学,在北京新东方学习英语,后来学校看师姐英语极好,便想留其任教,但师姐一心想要出国,并没有留在新东方。
后来师姐去了英国读研究生,留学期间花了100万。这怎么是普通家庭能够负担起的。师姐在读书期间找到一位男朋友,男方的家庭条件比女方还要优越。最为关键的是,男方积极向上、十分阳光。 师姐跟他都喜欢旅游,两个人在毕业后工作了两年,攒了一笔钱。之后辞职,环游世界。
旅行之后,两个结婚,光是双方父母给的钱就够别人一辈子可能几辈子赚的。而他们两人含着金汤勺出生,从来不会为钱而忧愁。还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资本、有能力去实现。
03
社会生活的不平衡带来了人们心里诉求的不平衡。正如余华所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个人生活的不平衡,最后连梦想都不平衡了。梦想是每个人与生就有的财富,也是每个人最后的希望。即便什么都没有了,只要还有梦想,就能够卷土重来。可是我们今天的梦想已经失去平衡了。
大多数人应该都是出身于普通家庭。好在现在的我们都有书可读。白岩松说过,如果没有高考,你能拼得过富二代吗?
恐怕,很难。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好在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已经成年,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所有的事情归结于家庭条件不好,你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身边就有很多人靠自己的能力在28岁之前买车、买房。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连学费都交不起了,能不想办法赚钱吗?
04
后来,静静真的考上了公务员。3年后她又辞职了。她说,趁自己还年轻还想去大城市闯闯。她考上了北京的研究生,她说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于平淡的生活。人生苦短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
再说说冰冰,她真的是能够耐得住寂寞的一个人。四年来,她生活得很“苦”。每个月的生活费并不多,但是她没有去兼职赚钱,而是一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她的精神力量真的很强大,因为她永远是班里面吃得最差、穿得最差、用得最差的学生,但是她并没有自卑。她说,书里面主人公的人生故事足以改变她。
现在年轻人多浮躁,正如杨绛所说,你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后来,冰冰考上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硕专业的研究生,她说,四年只做一件事没有做不成的。研三,因为英语成绩优异,她争取到去美国孔子学院当老师的名额。
冰冰说,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虽然,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社会,抱怨家庭。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吃苦在前,苦尽甘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