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腾和马丽的新作电影《抓娃娃》票房反响很高。
沈腾的喜剧是女儿他们这一代10后所熟悉的,就像我们那时候看周星驰一样。女儿一听是沈腾演的,那必须贡献票房,电影院看这部剧的场次在周末都是爆满的。
电影讲述了大富豪马成钢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不学无术,无法继承家业,于是他将希望寄托在小儿子马继业身上。
为了培养马继业的韧性和独立性,马成钢决定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穷养,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有现在的成就,是因为小时候穷的经历锻炼和塑造了他,并确信用这样的方式养育儿子也能获得像他这样的结果。
于是他们一家搬进了他曾经住过的破旧老房子,过着拮据的生活,甚至让教育专家扮演瘫痪的奶奶,进行苦难式教育。
马继业的生活被实时监控,他的一举一动都在父母的掌控之中。这让我想到另外一部电影《楚门的世界》,主角楚门的生活是一场真人秀直播。二者的模式是有些一致的。
电影中马总的这种教育方式看似是为了孩子好,实则充满了控制和欺骗,让孩子只能按照父母设定的道路成长。
比如剧中故意设计让马继业每天跑步上学,却让他爱上了长跑,并展示出了在这方面的天赋。而马总为了阻止他上体校,晚上偷偷在孩子脚上涂麻醉药,让他误以为自己的腿出了问题。马继业最后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兴趣和跑步爱好,这种以爱之名的控制,实际上是对孩子的一种束缚。
电影的结局是令人欣慰的。大儿子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登山,而小儿子继业在第二年高考后如愿以偿地去了体校。
成功并不是只有清华北大这一种模式。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和梦想,都应该被尊重和支持。
“教育的对立面是控制。”把控制欲当成爱和教育,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哀。
父母以爱之名进行控制,孩子则在反抗中寻找自我。这种关系模式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去体验、去经历、去选择,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决定承担责任和买单。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及时的回应和得体的退出,让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