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别笑话,这是我高中毕业以来写的第五篇文章。前几篇写完发给几个兄弟看了,被他们嘲弄了几番。所以,可能我自己都没有完整地感受过写作的真正乐趣。
但是,我还是要告诉大家,写作真的很有意思。如果一定要用一个类比来描述写作的过程,我想说,创作一篇文章的感觉就像是一次创业,也是有技巧可寻的。
所以,如果你想创业,那么可以先用写作的过程来低成本体验一下创业的过程。如果你成功创过业,那么写作初级阶段的痛苦,对你来说,一定很容易克服。
各位写作大神,想必看了我的文章,会吐槽无数,但是我还是要坚持把今天这篇文章写完,并发表出来。
上学时,最讨厌的就是作文。每次遇到老师让我们完成某个课题的作文,就恨不得找出各种理由逃开。因为不知道从哪里下手,最终只能胡编乱造一气。高考时的作文部分,也是依靠平时的死记硬背,勉强合格。
直到过了三十岁,看了很多大佬写的书,有时会很羡慕和佩服,自己也想写点东西表达一下自己,所以才偶尔萌生出写作的想法。
但仅仅停留在想法阶段就有数年之久。每次鼓足勇气,想写点什么,却又遇到和上学时一样的情景,无从思考,很是羞于自己的文笔能力,所以迟迟没有下笔。
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发现很多著名的作家,都会在书中提到,对于写作来说,文笔能力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逻辑思维才是真正的基础。换句话说,只要有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稍加练习,就可以达到80分以上的写作水平。而如果仅仅是有华丽的辞藻和文笔,却有可能写出零分的作品。
虽然不完全理解,但也相信了作家们的话。自认为逻辑思维能力是正常的,终于在某一日,鼓足勇气开始践行写作。
刚开始,都是痛苦的。每次想写点什么,又想偷懒的时候,脑海里就会出现作家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被老师们逼着坐在电脑前,好不容易打出几个字,然后又删掉,如此反复。
这样折腾了几天后,竟然完整的写出了一篇文章,令人惊讶。当你逼着自己去做一件事情时,第一次一定会感受到极大的痛苦与不适,而且会做的很差。
这种差,会让人想放弃。但一旦你发誓让自己一定要再做一次,就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和改进,下一次就一定会比上一次做的更好。其实我们在接触任何新生事物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类似的体验,如果你挺过去了,你就超过别人了,如果你反复去做,你可能就成功了。
对比一下创业,会发现,产品和内容打造的过程和写作几乎如出一辙。一开始都要虚拟出模糊的用户形象,琢磨用户心理,反复打磨产品和内容,最终才能弄出一个用户愿意接受的产品形式和内容。当然,这个过程中的失败体验,也会像创业一样,很多很痛,让人不想继续下去。
折腾了几次,写了几篇之后,慢慢地感受到一些自己的进步。在此,总结一下写作的两个最重要的基础能力。
一,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在你写作的过程中,你必须幻想着对面坐着你的读者,而你正在对他们说话。
先说第一点。
绝大多数类型的文章,只要你希望读者能够看得明白,就必须把文章设计成嵌套模式,也就是金字塔结构。
这个金字塔结构,上至文章标题,下到各个篇章,篇章里的段落,段落里的句子。而且整个构思过程,必须自上而下,不可逆反。
如果你非要反过来构思设计,先想句子和段落,再思考篇章和主题,最终你会发现,写出来的东西完全不在一个主题结构之内,跑题都不知跑哪儿去了,一个在澳大利亚,一个却在南极,连自己看着都会觉想笑。
第二点,文章都是给人看的,如果你希望你的文章能让读者有阅读下去的冲动,就必须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幻想面前坐着你的读者,而你正在对他们说话。
我们来举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以上两点。
如果你想写一篇文章,假设标题就叫做“我爱雨”。这个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想告诉读者,你爱雨,会从哪几个角度来构思这篇文章的结构?
如果是我,我可能会这样来设计主题篇章的框架。
首先文章的目的,是告诉读者我爱雨,希望你看了我的文章,你也爱上雨。
然后,如果我希望读者看了我的文章就能爱上雨,那我就要设计这几个篇幅,如下:
一,我是谁,让大家喜欢上我这个人。
二,以前我也不喜欢雨。
三,后来有一次意外的事情,让我无意中在雨中呆了几个小时,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事情。
四,最后我爱上了雨。
以上是基本框架,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来设计其基本主题篇章结构。
完成了主题目的设定和这四个篇章结构以后,再用同样的方法和逻辑,去设计四个篇章里面的段落。
最后,用文字填充这些结构吧。
怎么填充呢?如果你觉得读者看不懂,你就描述它;如果你觉得读者不相信,你就论证它。最终,形成了一篇基本的文章内容。
难道这么简单就完成了写作?
当然不是!今天说的这两点,只是写作的基础。真正的高手,应该是在设计主题和框架,文字造成吸引力,描述事情的过程,论证的有趣性这几个方面,都会和像我这样的入门级菜鸟拉开巨大的差距。而这,也正是我门努力的方向。
希望大家看了我这篇文章,也会偶尔产生写作的念头,说不定在某一天,也可以真正开始写作,感受创业的乐趣,感受写作的乐趣。谢谢。更希望各位大佬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