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界末日来临,那我的借呗是不是不用还了?
都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把工资奉献给了马云。
有调查显示,我国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仅有44%有考虑养老问题,在为养老做储蓄,而剩下的56%没有为养老做准备。
换句话说,在整个中国,有一大半的年轻人是没有任何存款的。
网上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入赶不上消费,用一句俗话说就是“想的太多,钱赚得太少”。
收入匹配不上消费欲望,结果只会是不断扩大的负债,和走不完的还贷路。
看着自己的花呗账单,忍不住找几位朋友聊了聊:
01 男 94年 工作5年 存款-35000
大专毕业以后去了一家青岛电子厂,主要生产电视机后盖,因为私企几乎每天上班12小时以上,工作很紧凑,当时月工资2200元,扣除房租水电还剩1900元不到,也就刚够花。那时夸下海口开始独立生活没再问家里要一分钱。一年下来所幸还没饿死,也算是跟家里有了个交代,但是没存到钱。
第二年到了上海华硕主板厂,也加班,但是有加班工资,月工资4000左右,住在厂区吃在厂区,每天上班时间也差不多12小时,和第一家私企相比好处在于,虽然加班是强制的,但是8小时以外都按加班工资算。不过里面的生活氛围和富士康差不多,太压抑,干了不到一年就回到省内,进了一所国营企业,干了几年直到现在。工资开始也就2000左右,今年才涨到4000,由于这家单位离家还有几百公里,每次轮休回家来回路费、日常朋友聚会、随份子、日用零花等也没存下钱,前几个月按揭买了车,现在存款-35000。
02 男 92年 工作3年 存款 -20000
毕业以后听从家里安排进入了一家央企工作,实习期工资并不高,转正后不到5000元,只不过收入稳定。刚进入单位前,给自己的目标是三年内至少存5万元,现在三年过去了,存款还是负的。单位包吃包住,在父母眼里每月工资应该是除了少许零花钱剩余的都存下了。
最近自己捋了捋每月工资的去处,随着年纪变大,家里不停安排相亲,毫不夸张的说,最低有30次了,每月相亲花销、朋友聚会、日用零花、人情来往等等,基本上也就成了月光族。上个月和在广州上班的女孩见了面,也是家里介绍的,去玩了一周左右,来回机票、酒店住宿、吃喝玩乐,也快2个月工资了。
03 女 91年 工作5年 存款0
一位老国企的厂子弟,毕业以后按照父母的意思进入这家厂上班,刚去工资4000左右,后来厂里效益不好每月工资只有3000多一点。工资减少,加上国企里鼓噪无味的生活,一年后决定放弃这份工作,用一年来的少许存款报了个学画培训班。学习8个月之后,找了一份新工作。因为不是科班出生,开始画画实习期一个月2000,后来转正涨到3000,没干多久跳槽到一家教育机构,工作4000左右。
一个人在城市打拼,每天伙食费最低40元,上班交通费、房租一个月基本支出2000,再加上同事聚会,买化妆品、衣服、鞋子之类 1000多,每月基本也就没了,如果遇到这个月有朋友结婚的,可能就入不敷出。
04 男 90年 工作7年 存款20000
他的小金库已经有两万存款了,大学期间他的专业是通信工程,实际也没学到什么。大四后半学期花钱报了一个定向就业培训机构,就是你报名和这个培训机构签订结业协议,培训完成后,去这家培训机构合作的企业工作。
培训了两个多月,被定向派到了一家杭州的网络外包公司,主要工作就是维护阿里巴巴网络机房,工资不到5000,但是要租房,杭州房租不低,当时和几个朋友合租一个套间,每月房租水电网费用分摊下来也差不多1000元了。
在外工作同事间的聚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我们一起租房的朋友来说,关系基本比较好,所以他除了同事聚会以外,每周还有住在一起的哥们聚餐,自己哥们聚餐基本很少AA,基本是今天我付,明天他买单。加上日用零花,补贴家用,也没怎么存下钱。他家在山西,为了省钱,减少路费花销,一年最多回家一次。去年年初跳槽到一家北京公司,工资8000多一点,这两万也是到北京存下的。除非必要的,为了省钱很少参加同事聚会。
我的几位朋友中只有一位存款是正的,他们每月工资开销集中在日常零花、相亲约会、朋友同事聚餐、人情来往等等。
对于正常人家的孩子来说,存不上钱大多还是与生活压力有关,没有多少超前消费、奢侈品消费,他们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父母也都是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不过更多时候身不由己,主动或被动地在适应周围生活的节奏。
那么问题来了,阁下今年存款几位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