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见过陈晓卿本尊。
不久前陈晓卿到方所开过一次见面会,名号打的就是《至味在人间》的作者,但当时吸引我的其实是《舌尖上的中国》导演这个身份。在这个可谓纪录片荒漠的国度,拍得了这么一部火遍大江南北挑逗尽国人味蕾和乡思情结的片子,身兼“美食家”这种让人羡慕到骨髓的身份,顶着广州八月末的艳阳也要跑去一睹此人“芳”容。
既然是美食家想必也得丰腴白嫩一点,然而越过迷妹一片黑压压的背影望过去,陈晓卿的真身,总而言之,就是一副北方糙老爷们的即视感:年近五十,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讲话声线低沉而中气十足,谈笑间爱时不时冒出个时兴的污段子抖个机灵。
那些段子我都没听懂(认真脸),但记得很清楚他一直否认自己是个美食家,他说自己吃货也算不上,顶多是馋且能吃,而且天生命苦无福享受高级货,时常跋山涉水走街串巷,只为寻一碗热汤,“穿过刚刚苏醒的街道和毛毛雨中小巷,到了一家羊肉汤馆,五块钱一大碗的羊汤庄严地摆放在面前,把羊油辣子和香醋调匀,深深一口下去……哎呀!喉结蠕动的同时,阻滞的气血开始融化、流动。我不由将四肢伸展开来,以便让口腔的愉悦尽快蔓延到身体的每个末梢——现在,才算是真的到家了”。所以说在舌尖里拍尽华夏珍馐的才子是个大排档死忠粉,不禁有点反差萌。于是很想看看这位扫街嘴写的食谱。
至味在人间。
书中写道:陈晓卿安徽人也,混迹京城近三十年,一张扫街嘴也算阅尽千帆,“然而一回想起淮河岸边的家乡菜肴,还是最为食指大动。”
书分四章,从一个人的面馆走到江湖,从家乡的酱豆吃到四川鸡冠山的腊肉。你会发现,凡是大城市的饮食,在陈晓卿的笔下都是虚头巴脑的,连个标点都无精打采,一旦脱离了城区中心,越往城外走文字就越抖擞,及至流窜到荒郊野巷,田间地头,胸臆则完全打开,溢美言辞不惜喷薄而出,朝着土地的下方涌动。
这是沈宏非——陈晓卿的好友,对他新书的评价。陈某的地气,不是从地里冒出来然后被他一弯腰接住,而是酝酿于丹田,厚积于舌根,薄发于舌尖,逆向地深入泥土,深入地表,深入人心。
所以至味在人间这么个题目,算是延续了舌尖的风格,强调人的味觉系统常常是与儿时记忆与故土情怀相生,因此阅历越深人越会认同致臻美味总是隐藏在民间,在故乡土壤里、在寻常巷陌中。
至味在人间。
说是食谱,当然也不能真写份菜单就摆出来卖。食物再怎么让人唇齿留香,味蕾总是在不断脱落更替,而在饮食中衍生出的世故人情,让那些关于食物的记忆留下超越食物本身的余味。尤其是在中国这个饭桌文化盛行的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常常从餐桌上开始建立,在觥筹交错间升温。
陈晓卿在书的后记中说,一开始他想用的题目一直是《最好吃的是人》。他常常请些嘉宾来书中“客串”一把。从罗永浩、柴静到冯唐,都是他饭桌上结交的“酒肉朋友”,这些有名有姓的人物到了他的“食谱”里,总裁、名记、作家这些身份印象都开始弱化,会嘴馋会喝高会揉揉肚皮打一个长长的饱嗝,露出满是人间烟火气的一面。
最有深意莫过于那个老男人饭局,一群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大老爷们每周雷打不动地聚在一起吃顿饭,席间或指点江山或漫谈人生,从一群博客时代的过气网红吃到各自事业如日中天,再难相聚。
看到最后算是恍然大悟,所谓至味在人间还有这么层意思:吃什么,在哪里吃这些问题远不如“和谁吃”来得重要,人间至味往往酝酿于人与人之间。
感觉《至味在人间》颇有点深夜食堂的意味,围绕着食物出场的人、发生的故事总是温情脉脉、不紧不慢,就是要等在你半夜腹胃空空难以入睡的时候,再将一碗咕噜咕噜冒着热气的汤面,端到你的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