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就是这样,要给所有事情一个意义。从小学学鲁迅的课文起,我们就开始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有时候老师都觉得勉强,以至于像鲁迅这样的革命作家,都奋起宣扬:我没说过这句话…
但无论如何,人们都乐此不疲要寻找事情的意义。我也不例外,写了几个月文章(这可能是我一时冲动以后坚持过最久的事),我还是想寻找一下写作的意义。
1.简书上写作并不是新鲜事
首先,在简书上写作,并不是特立独行的什么创新之举。早先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我们就把日常的琐事写在那本精心挑选的笔记本上,那时候记下的都是一些私密的事情和想法。不过随着互联网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一些潜意识得到了放大,比如,我们想很多地裸露自己的想法,得到大家的点赞,就像一天要更新好几十条的朋友圈。其实对于渴望获得关注这事,也不必讳言,这是人的本能。
2.当我自我感觉写了两三篇好文以后…
我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喜欢做很多事情,像旅行,篮球,音乐,电影…但即便是这样,在写完两三篇文章以后,总会觉得要聊的东西也就那么多,其他小事并不值得把它发表出来。我每周平均出一篇文章,到了周末,如果还没有想到要写的话题,我就是总感到有一些事情没完成。
我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替人打工又没什么压力,很容易就会自我麻痹,温水煮青蛙。于是解决的办法就只有一个:让脑子活动起来。
我之前不爱看书,感觉自己对文字不感兴趣。如果我不写作,我就不会去看书;如果我不写作,我就不会去看别人推荐的电影;如果我不写作,我就不会去了解陌生领域的知识;如果我不写作,我可能都不会去沉下心来思考。说得很安利,但确实是我的经历。
3.唯心主义思考
唯心主义有一句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
像我这种上班族都会有这样的抱怨,说「每天的日子过得很快,转眼一周过去了,都感觉这周没做什么事」,说「每天起来在同一个地方买早餐,吃同样的东西,在同一个办公室做同样的事」。就像陈翔六点半拍过的一个短视频叫「时间循环」,我们都困在这个循环里走不出来。那么如果你活到一百岁,其实你的真实生命只有一天,其余的时间,我们并没有活在这个世界上。
其实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打破时间循环。亚当斯密告诉我们,一个工匠如果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但按照分工的方法,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那么就会大大提高产量。
所以对于高度协作的现代社会,一个普通人只需要专注一个领域,就可以让社会效率增加,于是出现了会计,厨师,商人,音乐家…社会需要我们做好自己的领域就行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所以我们想从事一些新鲜的工作,经历不同的事情,有着客观的障碍。
但写作可以打开一个出口。因为如果在欣赏周围的花香,那么花对于你就是存在的;如果仔细观察街上的行人,那么行人对于你就是存在的;如果思考一个物体的形状和原理,那么物体对于你就是存在的。而写作能让你不至于忘记嗅嗅花香,看看行人,想想原理,去感受那些理所应当存在周围的事物。
4.与自我的交谈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咖啡厅和别人交谈的时候,事先其实是没有一个鲜明的立场的,也没有想好要提出什么论据,使用什么说服技巧。但是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们联想到很多日常的经验和故事,甚至有时候突然冒出一些新奇的想法,能让自己大吃一惊,拍案叫绝,这些事先都没有任何预兆。
交谈是一个思想交流,和自我迭代的过程,我非常享受交流给我带来的乐趣。写作也是一种交流,是与自我的交流,每次写一篇文章,你永远无法完全知道写完之后的样子。莫言就曾经这样说过「当一个小说开头以后,它就不再是你能控制的了,当一个人物的性格确定以后,你就会跟着那个人物来思考,最后的结局连你自己也想不到」。
所以我每次写完文章以后,都感觉是在与自己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谈,这种感觉很好。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叫「活着」。
5.写作只是其中一种途径
我这个人不争,一个原因是我没有那个本事去尔虞我诈,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的兴趣点根本就不在上面。室友说我对政治故事不敏感,因为看到他们看《人民的名义》时,我完全不感兴趣,但并不否定看《人民的名义》是一种很好的消遣方式。
同样的道理,让自己随时保持思考,并不只有写作这一个途径,完全可以像papi酱一样去拍视频,或者像阿木一样,变成一个旅行家。性格不同,选择的途径就不同。
我希望大家都能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过好每一天,这样,我们活到100岁,兴许我们感觉像是经历了200年那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