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段视频,一名年轻红衣女子,在10秒内向她年迈的养母猛踹了11脚。
她老迈的母亲蜷缩在车门旁边,被打得浑身无力瑟瑟发抖,直到路人们看不过出手相救,才终于得以解脱。
看完这段视频之后,良少出离愤怒了,这名红衣女子气焰之嚣张、下脚之狠毒、给人感觉她猛踹地人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不共戴天的仇人。
至于原因,是为了钱:老人自己的地卖了13万,给了女儿1万,她嫌少。
想起了农夫和蛇的故事,人和人之间此刻也是如此:你养育了她,无私地给予了她太多,反而让她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所以当有一天你无法满足她时,你就变成了她的仇人。
老人无非是想给自己留点棺材本儿,眼看着这种女儿也不敢指望她养老,但当她已经习惯了全盘索取的时候,老人好心分给她的一万块,在她眼里何其微不足道,以至于让她暴怒了。
这件事,又一次让良少反思起我们的教育。
同样是辛苦养大的孩子,有的小小年纪便能体谅父母的不易,有的30多岁了还在天天抱怨爹妈!
01
近些年来,子女殴打父母的新闻屡见不鲜。
去年5月份,在柳州市鸡喇码头,一年轻男子与父亲在渔船上发生争吵,随后抄起铁棍将父亲打死。
还有一对年近六旬的老人,从湖南郴州老家到深圳帮儿子带孩子,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身为公务员儿子的辱骂和殴打,父亲被打伤,母亲被甩耳光。
最可怕的,这名殴打父母的廖某,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是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职员。
他的母亲廖惠莲回忆说:“从4月15日到8月26日,我被打了7次,多次被甩耳光。”
她来深圳带孙子,还帮助儿子做饭做家务,但是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被儿子打骂。比如在家里说湖南家乡话,比如儿子和老婆吵架,比如廖惠莲有时犯了头痛的老毛病,这些都能成为儿子动手的原因。
廖惠莲说,有一天,儿子骂她是猪,说老家伙怎么不去撞车死,她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廖惠莲真的站在了马路边有撞车的念头,“但是站在那里几分钟以后,我又害怕了。”
这个社会怎么了?
中国明明是礼仪之邦,孝敬父母本是刻在每个中国人骨子里的意识,为什么反而频繁爆出这种行径?
我们需要警惕这越来越多的类似行为,是当今社会给年轻人的压力太大?还是成长环境恶劣导致的性格暴戾?
或许以上原因都有,但是良少认为,首先还是教育的问题!
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无论是社会环境层面,还是个体家庭层面。
02
以前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近些年我发现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这样。
许多年轻人家里条件明明不好,却丝毫不体恤父母的辛苦,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在外面攀比,比名牌、比手机、比化妆品、比游戏装备,一旦父母满足不了自己就歇斯底里,轻则撒泼哭闹,重则殴打父母,甚至酿成惨剧。
有个朋友曾跟良少谈心,比较他之前交往过的两个女朋友,一个虽然从小家境比较富裕,但是做家务下厨房样样在行,性格大方开朗;
反倒是另一个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女孩,由于家里条件差,父母怕孩子受苦反而娇生惯养,处处宠溺,结果导致心性狭隘、刻薄善妒。
看来,穷人的孩子并一定早当家,关键还是在思想教育工作。
教育到位,孩子从小就能体恤父母的不容易,懂得知足、感恩、回报;
过度溺爱,只会加重攀比心理,求而不得,便心生怨恨,形成恶性循环。
03
莉莉是一所211重点高校的高材生,由于从小学习成绩就很好,所以全家人都很宠溺她。
大学毕业以后谈了几个男朋友,每次都是以男生的敬而远之而告终,她百思不得其解,感觉没有人理解自己,心里很是委屈。
她没有看到的是,每次自己跟男朋友回家,无论有多少人,吃饭的时候她第一个坐下就吃,对其他人不管不顾,很是失礼,自己喜欢的菜也总是闭着眼一口气吃光,全然不理别人的感受。
莉莉其实从小家境还算优越,并没有受过什么苦,是什么导致了她这种没礼貌的自私做派?
在国内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制下,学习成绩好往往可以一俊遮百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很多时候变成了一句空洞的口号。
直到有一次,莉莉的母亲病重入院,全家人都十分焦虑,却发现她还是一门心思在刷偶像剧、自顾自吃零食的时候,她的父母才开始反思。
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拿自己神经大条当借口,总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甚至还以此为荣。
他们不知道,父母病重的时候你的大大咧咧没心没肺,其实就是不孝。
04
常言道:父母身上有孩子20年后的样子,你的言谈举止,密切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未来。
子女的性格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除了关注子女教育,父母也应该从源头、从自身抓起。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偏激,但忽略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可能是个酒鬼,母亲可能是个赌棍,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怎么可能是个乖宝宝?
没有人天生就想当坏蛋,从心理学上讲,一个人只有长期焦虑、压抑、恐惧和孤独才会慢慢变得敏感暴戾,充满攻击性。
另一方面,无论子女还是父母都要学会调节情绪,有意识地克服一些不良习惯,这个社会给年轻人,尤其是80后一代的中青年带来了太大的负担,不是80后这代人抗压能力不行,而是他们身上承担了太多的压力,这代人身上所承载的负担,放在整个和平年代人类历史上都是世所罕见。
教育成败与否的关键不在穷养还是富养,而是从小就注重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思想意识和动手能力,教育他们学会自立、分享、感恩。
另外,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两代人之间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也有很大的差距,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会越来越大,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两代人尽量不要住在一起。
人需要有独立空间,无论身体还是灵魂。距离产生美,即便至亲之间也是如此。
最后就是经济问题,俗话说打架都是打穷架,经济的窘迫会让人持续性焦虑和压抑,经济条件越好,心态就越舒缓和从容,所以说经济条件的改善会让人变得更善良。
总而言之,子女殴打父母的现象是个系统性问题,需要从基础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修养、人际沟通等方方面面全方位加以重视、引导和加强科学管理。
近些年屡次兴起的国学热、读经运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尝试,让孩子从小就在先贤的思想中耳濡目染,在正能量中潜移默化地成长。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一起努力,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善待生命,孝敬父母。
毕竟,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养大,不是为了挨打的。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了分享点赞支持良少哦。
醉眼良少,金融硕士,多家新媒体专栏知名作者,资深新媒体趋势研究者。
关注:良人邦(lrb360),深入职场、创业、情感、教育,看人间事相,把握新媒体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