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版《射雕英雄传》在热播,于是万般无聊的我又翻出了《射雕》的小说。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在所有金庸小说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杨康。(你没看错,不是神雕大侠杨过,而是他那个“认罪做父”、寡廉鲜耻的“汉奸”老爹杨康。要骂三观不正的尽管骂吧,反正我这三十几年也从来没正过。)
其次,必须澄清的是,我并不是因为83版《射雕》才喜欢杨康的,我喜欢,或者说是同情的是金老爷子书里的那个完颜康。(很多人表示因为电视剧而同情“小王爷”情有可原,而对原著中人物有好感纯属不可理喻。)
83版的杨康是很不错,编剧还很偏心地给杨康和穆念慈这根爱情线加了不少戏。以至于今天还有人讨论杨康到底算不算《射雕》的男二?(其实纯看原著这根本不是个问题,可惜83版之后的《射雕》多多少少跟着这版电视剧有点跑偏。)
不过,我更喜欢的倒是《射雕》原著里那个戏份不多,无情而腹黑的杨康。电视剧里的杨康还是太过温暖,对于亲情、爱情多少还有期待。说实在的,电视剧里杨康在尼姑庵门口死皮赖地缠着穆念慈不放,我就很看不上眼。书里的杨康,至多也是“怫然不悦,说道:‘我一切弄明白之后,自然会照良心行事。你这时逼我立誓,又有甚么用?你不肯为我去求救,也由得你。’”
原著里的杨康要比电视剧冷得多,也硬得多。是所有的情感都不要、都可以舍弃的,任何人都可以背叛,包括自己;任何人都可以伤害,也不对自己留情。不需要人们的同情、也不需要理解——事实上,也没有人理解或者体谅。那种感觉就是:明知是一条错误的不归路,既然走了,就不打算回头的偏执与决绝。
总感觉金老爷子在塑造杨康这个人物的时候,一开始内心也很矛盾。《射雕》年代的金庸,多多少少还是个愤青,秉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诡异民族自信。想必写完了《鹿鼎记》再回过头来看《书剑恩仇录》,金老爷子自己也会发笑吧?那他是不是也会觉得《射雕》里对于杨康的苛责有点无谓呢?
其实,金老爷子写杨康,写他贪图富贵、狡诈险恶、不择手段,但却似乎始终没有让他输了傲气。太湖归云庄那一段,杨康被陆乘风制服,“手腕剧痛,额上黄豆大的汗珠不住冒出来,但强行忍住,并不呻吟。”后来梅超风、黄药师先后来到归云庄,打成一团,杨康乘机想脱身还没忘了要带上段天德,以至于被朱聪点了穴。相比于段天德的无耻求饶,身为“金国使臣”的杨康也算得仁至义尽,输阵不输人了。
而他身陷囹圄,见到来搭救的穆念慈,首先着急的是让她拿了金印去见史弥远,要他杀了蒙古使者。“要是蒙古的使者先到了临安,和宋朝君臣见了面,可对咱们大金国大大不利。”也可以算是以国家大事为重了。可惜的是,他效忠的不是汉人政权,而那时候的金庸也没后来那么“想得开”。
抛开民族属性不谈,18岁前的杨康总体算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并没有因为“官二代”的身份而只会斗狗玩鹰。归云庄与陆冠英过招,陆冠英也赞他“好俊功夫”,泛舟海上一船人只有他听出黄药师念的诗,年纪轻轻就作为使臣出使大宋……称得上是德智体全面发展了。
应该说,杨过在很多方面遗传了杨康的良好基因。而杨康输就输在——金庸老爷子没有给他开“外挂”。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没有外挂、没有持续不断的外挂是绝对成不了主角的。你只要看《天龙八部》里的段誉是怎么一路莫名其妙地吞了莽牯朱蛤、学了凌波微步,用北冥神功吸了 众多大佬的内力,而后又莫名其妙地被传授了六脉神剑。你就知道成不成大侠这件事情和本人勤不勤奋真没有太大关系。郭靖固然很勤奋,但你能说杨康、陆冠英、尹志平不勤奋吗?(《射雕》里尹志平怎么看都是大好青年,但到了《神雕》,金庸一不高兴就轻而易举地毁了他。)郭靖的武功呈指数级飙升,根本原因还是金庸本人帮助他不断作弊。
同样,在《神雕侠侣》里,金老爷子也在不断帮助杨过作弊。首先,是把一切可能影响杨过成为大侠的人写死。
其实杨康和杨过这对父子前半生的经历有很多相似之处:
同样有一个极不负责任的老爹——但杨康没有像杨铁心那样18年后又借尸还魂回来搞事情。
一个并不适合在江湖存活的老妈——“惜弱”和“念慈”简直是绝配,都空有一副好心肠,却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过穆念慈比包惜弱死得早。
还有一个地位崇高却被正统人士所不齿的继父或者义父——但欧阳锋也很“识相”地在传授完杨过蛤蟆功之后,在华山顶上升天了。
如果欧阳锋不那么早领盒饭。如果有一天欧阳锋和郭靖站在对立面,你觉得杨过会站在哪一边?我直觉以杨过的性格,显然是支持欧阳锋的可能性更多一些。
或者假设,《射雕》里完颜洪烈早点翘辫子,杨康有没有另一种发展可能?当然,欧阳锋与杨过相处的时间毕竟是短,要让杨康做出选择,可能更难。
所以,说到底,小说的人物,都是受作者的摆布。那我们现实中的人呢?我们的命运又是谁来安排?记得《一代皇后大玉儿》中,润福说过一句话:“我们都是棋子,命运要由下棋的人来决定”。然而,究竟又是谁在操纵这局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