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件陈年小事,令我印象深刻至今。
小学升初中,我从家乡的小县城考进了市里一所实验中学的“小火箭”班。
这是件令人骄傲的事儿,但我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藏龙卧虎的班级。
因为M市教育水平名声在外,这里汇聚了全市(乃至全省)各地的“精英”,同学们都很有想法,身怀才艺。除了学习成绩优异,他们有的外语流利,有的能歌善舞,有会画画的,有弹琴拉二胡的......
虽然在老家论学习成绩我是佼佼者,但到了这个班,随便拎出一个人也可能全方位“吊打”我。
不甘落后,奋发图强的决心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萌芽的。
那时我用的还是功能基础的单色屏“小灵通”,除了打电话、发短信、设闹钟,唯一能用上的功能就是有个备忘录。
第一次发现备忘录的妙处,是有一天我开始在手机上记录自己接下来想做的事情。
练英语口语、学跳拉丁舞、练字、学小提琴......
这些事情我要悄悄的做,要不知不觉让大家刮目相看,当然不能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见。
每当想到一个新技能的时候,我就会打开备忘录把它添进去。
我把这个列表叫做“蜕变清单”。
因为只要做到这些事情,就可以变成自己想象中最优秀的模样。
过了一段时间,我想做的事情已经记了满满一篇,有些是我自己感兴趣的,有些是看见别的同学那样做很酷的,总之一件也舍不得删。
有些事藏得越刻意,就暴露的越容易。
有一天我在宿舍修改“蜕变清单”的时候,室友阿枝突然从身后凑上来,扫了一眼我的屏幕。
她用一种惊喜的,近乎兴奋的语气问我:“这上面写的事你是不是一件都没有做?”
言下之意是:原来你也有列这个啊,我也有写这样的清单,但是最后一件事也没有做,天呐我们真是“志同道合”。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的耳根子瞬间就红了,躲闪着不知道怎么答上这话。
我知道阿枝并没有恶意,但是她的语言太过直白,一下就戳破了我一直悉心呵护的美好幻影。
这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每个人心中都有关于一个更完美的自己的设想,想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为了向那个更完美的自己靠近一步。
大家都有这样的习惯。
每隔一段时间,当我们停下来审视自己,追悔过去又期待未来的时候,就会一个人静静思考,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有所改变,然后一项一项的列出来。
比如新年的时候,大家都在朋友圈晒新年计划:
1.减肥10斤。
2.学一种乐器。
3.多看TED演讲。
4.学会做菜。
5.学跳街舞。
6.练出马甲线。
7.学会化妆,把自己的形象好好改变一下。
8. ...
我们喜欢干这件事情,每年都晒,因为它让我们的焦虑一扫而空,内心充满希望。
好像自己只要把握好这一年,重塑自我,就能悄悄走在同龄人前面。
可是。
今天是2017年的第220天,你的计划进行得怎么样了?
看看自己列下的清单,有多少是你十几岁时就有的渴望?
我们心底里总是告诉自己,有一天我一定可以变得像那样优秀。现实中却一再地拖延,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我们给自己服下定心丸,下一刻便匆忙奔赴照旧的生活。
这些计划最终只是弃躺在备忘录里。
被别人打脸,伤自尊;被自己打脸,伤自信。
想做的事情却一直没有去做,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有的小伙伴会想到“拖延症”这个词,但这个词并不够准确。
拖延症更多针对的是你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管你怎么拖延,在deadline来临之前,你必须要去完成它。
而我们列在“蜕变清单”上的事情,你可以不做,也或许永远都不用逼自己去做。
但你却会因此永远烦躁,永远不甘心,永远不能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在决定开通微信公众号之前,我曾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思考这个问题:
想法我有,要做的事也不难,为什么一晃25年过去,时间在走,周遭的一切都在变化,我却还是活成了如今这个平庸的模样。
有一个声音对我说:现在就开始吧,一切还来得及,有些事只有做了才知道。如果错过现在,你将不再年轻。
我终于开始行动。
第一次更新时我曾说过一句话:
分享的初衷是点燃更多渴望自己变得更好的星星之火,
而后一起践行,成长,在路上,
直到我们都变成自己曾经最想成为的模样。
我希望能通过输出和分享,叫醒一些还沉浸在“得过且过”中的同伴,同时也倒逼自己做一些我知道只有做了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个“蔡式效应”,是说人天生追求圆满,做事只要有一个开始,就会本能地希望能够把它完成,不再拖延。
我们一直没有去做,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我们从来没有真正想过如何“开始”。
关于如何“开始”,菲比要分享参查典籍、反复提炼、亲测有效的4条心得,哪怕做到其中一点,你也会有很大的改变。
1.删减
把你所有想做的事情列出来以后,快刀斩乱麻,只留下目前对你来说最有意义、最容易实施、最愿意立即去做的2件。
2件刚刚好,不会很慌,不会很难。删减以后,你的心里会立即感到舒坦。当其中一件事情的完成达到了你的预期,就换一件新的事情,保持这样的节奏。
2.分享
在你常用的社交媒体公开你的计划,或者找身边的人监督,随时交代进展情况。
如果你决定要做这件事情,就不要偷偷地做,因为没有人监督,你会给自己找一万个拖延的理由,这种拖延往往以年计,真的很可怕,你还剩下青春几年?
也不用担心朋友会烦你一直“刷勤奋”,自尊心会逼你不敢懈怠从而分享更牛叉的东西,当大家真正看到你的成绩,质疑就会变成赞赏。
3.规划
对要做的2件事进行分析,哪件是一劳永逸的,哪件是需要持久坚持的,每件可以在什么场景下做,每天/每周做多少。
当你把要做的事情真正规划进你的每日生活里,你就会遵循这样的规律,按部就班的完成。所有的质变都是量变形成的,而且根据菲比的经验,一旦真的开始做,你会爱上这种自律的感觉。
4.果决
有2个很经典的定律。一个叫“72小时规定”,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否则你很可能永远不会再做了。另一个叫“10秒行动”,做事时先不要求自己把事情都做完,而是立刻利用10秒钟时间,完成开头的一部分。
既然你能读到这里,说明你现在就有时间。拿出纸笔,现在从第一条开始做起吧!
ps:如果看完这篇文章能够让你开始行动,
就是菲比码字2小时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