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之所以成为好书,必然有它的经典之处,首先从文笔、角色构思、框架、思维模式、以及呈现给作者的方式、排版的过程等等都要做出全方位的考虑。记得从上初中开始,老师就推荐我们读一些经典的著作,希望通过阅读经典,增加我们的见识,打开我们的眼界。然而那个时候也只不过是听老师说说的,没有正真的理解其中的意义。外加上受到老爸学习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道理的影响,真的没有好好的读上几本经典之作。直到十几年之后的今天,终于把阅读提上日程的我,渐渐的明白了学生时代老师对我们说过的话语,是多么的正确,然而那个时候不曾理解。错过了很多,值得庆幸的是,现在有了觉悟,想要去读书,读好书读经典作品的想法。
都说阅读就是通过文字的方式认识不同的人的人生经历和见识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认知。的确如此,一部好作品能经过千千万的读者的筛选留下来,必然有它的可留的原因。作者富丰的知识,不仅仅是优美的文笔,还要有跨界的知识,比如在我最喜欢的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我喜欢其中的优美的文笔,但另一个更吸引我的是作者的知识的广博,比如对文中主角新月的病的描写,要写这样一个角色,必须要有医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支撑,还有围绕玉的所有描写中是多么的吸引读者,对穆斯林的虔诚的描写,如此等等,如果说作者没有广博的知识的支撑,没有远大的见识的支撑,又怎么会写出这么经典的作品。
通过阅读,静静体会文中细腻的感情,各个人物心理活动的微妙变换,不能不说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真是让人沉醉于这优美的文笔和细腻的感情中不能自拔。这就是好作品,但凡带来这种感觉给我的我都叫它好作品。让我有一口气读完的冲动。
就像当初读郭敬明《幻城》时,他的那种别样的写作题材和丰富的想象力深深地吸引了我,虽然那本书读了好几遍,但到现在提起来仍然让人有再读一边的念头。这就是好作品。还有《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虽然作者是以纪实类的形式展现给读者的,但是就是用这种方式呈现给读者,精神病患者的内心世界,他们很聪明,有着正常人没有的思维,有着正常人没有的逻辑,有着正常人没有的知识,读这本事的时候就是觉得大开脑洞,原来人们所谓的边缘群体是那么的值得研究。
也许每个人心中的好作品都会不同,但是正是因为这些不同,才留下了许许多多读过的没读过的好书。等待着我们去读,去发现,去流传。好书,世界因你而美丽,生活因你而美好。一本好书就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剂调味品;是调整心态,陶冶情操的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