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生活在系统的黑盒子里,系统是我们存在的容器,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系统,研究系统。
系统本身一定是复杂的,可是我们不需要了解所有的复杂,也不可能做到。
我们只需洞察系统的运行规律,找到系统的关键对象,认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然后,我们系统化思考,系统化学习,系统化做事。
系统是结构化的,那些关键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构成了复杂、有序的系统。
系统又是简洁的。人脑不像计算机那样,可以承担巨量的计算,我们的大脑只能理清并处理简单的关系,而且需要更多的时间。
所以,我们需要把系统简化,只有用简化的方式,人脑才能适应系统,理解系统,应用系统。
但是简化不等于简单。我们要抓住系统的关键脉络,关键结构,关键关系,关键动力,关键行为。
因此,我们人脑要想掌握系统,就需要借助这些系统化思维的杠杆。
系统是一个传导过程。系统有自己运转的程序,我们需要知道动力从哪里出发,经过哪里,传导至哪里。
只有当我们具备了洞察力,才能了解系统的运转规律,并把握住系统关键。
然后我们找到最有效的思维模型,去做最简洁的事,就能产生最大效力。
比如,做商业顾问的刘润老师,就从系统里找到了下面这个思维模型。
在事物系统中建立“增强回路”,在增强回路中找到核心动作。
增强回路,就是事情的因能够增强果,这个果又反过来增强因,形成回路,一圈圈地循环增强。
在增强回路里找到核心动作,重复做这个核心动作,就是用最简洁的行动,推动增强回路的运转。
刘润老师做商业顾问,就给自己规定,绝不到甲方那里去做销售。
因为他找到了自己那个增强回路中的核心动作,就是建立“声誉”。
有声誉,就有客户,有了客户就有案例,案例又带来更多声誉,声誉又带来更多客户,一个核心动作,就能推动了增强回路的循环运转。
他把全部注意力都逼在“声誉”这个自动强化的关键点上。
那些没有找上门来的客户,无论多牛,无论多有钱都不是他的真正客户。
就用“声誉”这个唯一着力点,倒逼提升自己。
贝佐斯说,亚马逊的使命是成为地球上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最以客户为中心,就是亚马逊增强回路的核心动作。
罗振宇说,罗辑思维的“得到”也有增强回路,得到与客户间的“信用”,就是那个核心动作。
任正非说,不在非战略性机会点上浪费战略性资源。
什么是战略性资源?就是时间、注意力。这些战略性资源要用在刀刃上,用在战略性机会点上,也就是用在增强回路的核心动作上。
我们身处的系统,都是被高度折叠起来的。我们要具备打开折叠系统的能力,找到它的机理,抓住关键点,否则只会被表象迷惑,不得要领,做起事来事倍功半,甚至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