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社旗下的《新华每日电讯》报道,国际上已经将中年界定年龄从1985年推到了1992年,这就意味着只要你是1992年之前出生的人,你已经是中年人了。
联合国于5月4日微博上严正声明:对“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
一阵晴天霹雳,作为第一批根正苗红的90后,我必须冲到镜头前,马景涛似的呐喊:不!不!不!我不接受!是你!是你无情!你冷酷!你无理取闹!
毕竟,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还一直坚守着一个信念:我还是一个孩子呀!
90年代由于严格实行计划生育,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从小在七大姑八大婆的供养中长大,也没有经历过历史、政治的动荡以及大的经济波动,生活环境优越,离经叛道,更像是被宠坏的孩子。
有个朋友,读大学的时候回家,还有爸爸给她剪脚趾甲,妈妈给她洗头,她还不乐意,说没有发廊里洗享受。
有个朋友,毕业后工作好几年,每年搬一次家,每搬一次家都需要父母从老家赶上来,帮忙归类整理,否则她估计会住在行李箱里。
又有一个朋友,每天给妈妈打超过一个小时电话,吐槽工作,狗血人生,得到妈妈反复开导,才愿意好好把饭吃下。
还有一个朋友,跟男朋友一吵架,便会在地上打滚哭闹。
好吧,我必须承认我没那么多朋友,我说的是我自己。如有雷同,概不负责。
作为90年出生的90后,90后里的前辈,27岁的我,依然像一个巨婴,生活在父母的荫庇里。
《巨婴国》,2016年火爆全国的书,作者系知名心理学家武志红,他发现,我们90%的爱与痛,都和一个基本事实有关——大多数成年人,心理是婴儿。
巨婴,即成年婴儿。身体上是成年人了,而心理发展水平,却还是婴儿水准。
年龄在累加,而我们的心理却还在被标记90后的那一天。喜欢儿童节,多过情人节;喜欢游乐场,多过菜市场。
我们还沉迷于中国空巢青年的思考,还在为赵雷《三十岁的女人》吵得不可开交,还在为网上34岁老来得子的新闻笑到跌倒。对不起,我们已经是中年人了。
看到成都的一个段子,“昨日还能买大源(城南CBD),今朝只能买大面(郊镇)。本月嫌弃南门贵,下月双流也崩溃。今天市区不买房,明天城郊泪两行。近日全套变首付,明日首付变车库。回家犹豫四五天,回来少个卫生间。”
咪蒙大神也写道:曾经我们有诗和远方,现在我们只想买房。
有个同学(这是真同学),8月看房满意,当时定价7k多,想了想嫌贵,决定9月份再去看看情况,结果涨到了1万4千。还有个同学,买到1万3千一平,激动得要开香槟庆祝,我哭着说一个月前它才8k呀,她兴奋地说马上限购,你想买还没有呢。
我买房也算得上惊心动魄,某个下午突然兴起去看了第一家,听说晚上开盘就硬是不敢走,往嘴里塞两块拇指大的小蛋糕,硬是排队扛到晚上11点,抢到了一套,出来一看,喷泉边上还坐着一群大妈老太太,精神抖擞,眼神焦灼地等着呢。首付20万,我只有3万,借了17万,后来一打听,好多同学都是我这情况。
可能没结婚、没生孩子、没买包、没买钻石,但我们借了一大笔钱,把房买了。想捂着被子哭一场。
除了房奴、车奴,很多同龄人已经成为了孩奴。高校的扩张,让绝大部分90有了更高的文化水平,对育儿的要求也是极其严苛。宝宝出生后开始使用各种进口产品,包括奶粉、衣服、婴儿车以及各种服饰、玩具,雇佣具有资格证书的月嫂,一度工资超过白领妈妈本身。
宝宝逐渐长大,教育和医疗也是极其重要,近期在《简书》看到一对工资中上水平的夫妇,抛弃车子、房子、工作,举家迁徙到云南,为了减少雾霾对宝宝肺部的影响。而从幼儿园就开始择校,人员旺盛的学校甚至花高价买了学区房才有资格摇号。而各种绘画、钢琴等才艺,也成了家长工资的主要出处。
再谈谈工作,90后大致分两种,一种好高骛远,自我评价过高,总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对薪资不满意,频繁跳槽和失业,常常需要家人救济。另一种能力不错,自我要求高,总对自己现状不满意,期望取得超过平均水平的成就。然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90后目前从业时间短,除了极少数以外,在行业里都尚未做到顶尖水平,收入都不如人意。
由于是独生子女,少了兄弟姊妹对父母赡养的分担,尤其是农村孩子,父母没有基本的养老保证,生活费、医药费都需要自己一肩承担。
上有老、下有小,工作与生活带来双重焦虑。
90后的我们,目前遭遇着中年危机。
先不说接不接受,
先买一瓶二锅头压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