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里有句经典台词: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听来很是扎心和打脸,却又是那么有道理。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爆炸,有道理的话太多,如果光听说不内化,只能徒增缓存,功力依然不见长。
那么,内化到底是怎样一种体验?
我的感受是:深度思考和勇敢实践。
道理之所以有道理,一定是经过前人的试错和总结。小时候我们就总被教育,谁也不是天生什么都会,都是经过学习和训练,才能习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大量的实践过程里,可能会经过尝试、失败、反复尝试和反复失败,最终才能收获一个相对可行的方案或结论。我们为此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还可能有矢志不渝的情怀。这份经历赐予我们启示,好为人师的我们又赐予它高屋建瓴的提炼,形成了金句和箴言,有一些是具有普适性的大道理,普遍适用于大多数人,而有些则是属于自己的锦囊,只在特定情形个别条件下适用于自己。
我们听到大道理和小锦囊,总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快感,仿佛棉线穿过针咪儿,让人茅塞顿开。而心动只是第一步骤,是针对我们面临窘困局面的全盘检测,让我们意识到,你有问题,你的问题在这里。想要打破局面,解决问题,还需要发生改变。人的大脑负责收集灵感,诞生想法,不是说人是会思考的芦苇。我们凭借心动,触及深度思考的任意门,打开前漆黑一片,打开后方能透光。这道光引发我们对大道理和小锦囊的思考,想一想它们形成的来龙去脉,分析它们的道理所在。想通过一次,想透过一次,才算真正思考过一回,是深入的,具有深度的。思考过程会烧脑,会痛苦,但是通透过一次,便会体验到那份豁然开朗,神清气爽。
深度思考之后,还需要勇敢实践。道理的金贵在于它凝练且见效,但是不亲身实践、不勇敢体验就等于零。最简单的一万小时定律,个人在某一领域专注投入一万小时,便有机会成为领域内专家。我们每天至少有8小时可供自由支配时间,每天抽出一小时,需要30年达到,每天专注投入三小时,需要10年达到,如果每天能投入8小时,需要大约3年。仔细一算我们可能退缩了,因为留给我们的时间好像并不充足,还有几个10年可以用来修炼。那么,我们就该如此放弃尝试吗?这样的话,一年300多个小时都坚持不到,距离一万确实相去甚远。于是,大道理和小锦囊听了一大堆,就真的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会变得患得患失,焦虑不安,悔不当初,彷徨失措,这些时间加起来,也许都攒够100小时了。
勇敢一点,思维的铜墙铁壁都能被想透,一招一式的行动还有那么难吗?实践一次也许会失败,反复实践可能还会失败,但至少有机会排除了很多错误选项。这已是收获。
内化是什么体验,是设身处地,是身心投入,是自己走过一段孤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