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天》以死者“杨飞”为第一视角,讲述了他死后七天里的所遇、所见、所闻之事与往事。第一天,讲述了杨飞在殡仪馆的所见以及对自己死因的回忆;第二天,讲述了杨飞对生前爱情的回忆,以及与他前期李青的重逢;第三天,讲述了杨飞的身世以及他父亲的故事;第四天,讲述了他遇到了鼠妹,鼠妹带他到了“死无葬身之地”,在那里认识了警察杨刚与李姓男子的故事;第五天,讲述了杨飞在死无葬身之地寻找父亲,并遇到了“母亲”李月珍,他想起来第一天在殡仪馆取号的那个人即是父亲杨金彪;第六天,讲述了肖庆,他告诉鼠妹伍超为她买墓地而卖肾的事情;第七天,讲述了死无葬身之地的众人为鼠妹净身送别,重逢父亲,以及他回城遇到了伍超,并向伍超介绍“死无葬身之地”。明明是《第七天》的读后感,内容好像已全忘在脑后。可这些,确实是我对死亡的第一次理解。死亡,意味着失去,意味着悲伤,意味着打破平静,意味着不再在生命生活中鲜活,仅靠回忆延续记忆。而余华却并未将死亡写的冷漠、悲痛,反而更多是解脱、自由、平等、和善、欢乐……
小说结尾:“ 我对他说,走过去吧,那里树叶会向你招手,石头会向你微笑,河水会向你问候。那里没有贫贱也没有富贵,没有悲伤也没有疼痛,没有仇也没有恨······那里人人死而平等。他问'那是什么地方?’我说‘那是死无葬身之地。’”。
“死无葬身之地”本是贬义,可在文中却是一种解脱,在那里的人生前没有买墓地,死后无处可葬,任由魂魄游荡,这样的人多了,开始交流像大家庭一样生活,开始建造家园,开始新的旅程。有点像陶渊明所描述的世外桃源,前提是忽略他们的形象,不免有些悲伤。
主人公杨飞是主环,从杨飞的故事,然后引出他的妻子李青,以及李青的后夫;从杨飞引出他的养父杨金彪和生父母一家;在杨飞死后遇见的鼠妹和武超;儿时给他喂奶亲似养母的李月珍以及他死后身后跟的二十七个婴儿等。都是以杨飞为主环引出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作者的语言精练诙谐、细腻质朴,非常接近现实。余华的创作也都是以文革为背景,真实勇敢的揭露当时的社会。以最简洁的语言获得读者最饱满的共鸣,甚至催人泪下。尤其在读第三天,杨飞跟杨金飙分别时、回生母家小住又回来找养父时、跟李青分别、两个人都死后李青又回来找他、杨飞回父亲小时候住的村庄 父亲的哥哥姐姐们听闻流泪的细节描写而热泪盈眶。我认为作者能让我们代入故事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细节细致入微、真实质朴却充满力量。细节描写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