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周末,不再是享受阳光、怡然自得、自由自在了。
从这学期开始,某天在接乐儿时,他兴奋地说:“妈妈,我想去画画,你给我报个名吧。”乐儿想学画画,是在他上了中班之后,或许是因为老师的引导和推荐,他对画画兴趣盎然,而且不止一次和我提到想去学画。对于乐儿的爱好,起初,我担心只是一时兴起,怕坚持不下去,他每次和我提到想去画画时,我总会问他:“你为什么想去画画?是真的想去学吗?”他说:“是真的想去学画画,因为我很喜欢。”在家的时候,看到他的一些涂鸦之作,那些抽象派的画作,常常需要他给我解释,我才能够看懂。孩子的画作,是需要解释和倾听的。乐儿每次在幼儿园画了画都会带回家给我们看,我把他的那些画,注明日期,整理在资料夹中。乐儿画画的时候,给我们的感觉很粗枝大叶,颜色总是涂到线条外面,即使是现在也是如此。绘画,画的是儿子的想象,画的是他的一个梦想。我曾想,画画,让他自由发挥,不想把他的想象力禁锢住。但当他自己提出要学画时,我同意了,因为不想打击乐儿的积极性和兴趣。
对于钢琴,或许乐儿还记得在他三岁的时候,我们去酒泉,他在舅妈母亲的家里第一次弹钢琴,他表现得很陶醉。或许是记忆的触动,或许是他对音乐的喜欢。学习钢琴,仅仅是为了给乐儿培养一门兴趣,在此后漫长的人生中,在他寂寞无聊的时候,有音乐相伴,在失意孤独的时候,可以为自己演奏一曲。
我问乐儿:“想不想去学钢琴?”他毫不犹豫地说:“想。”把他从幼儿园接出来,去了琴行,他弹了弹钢琴,我再次问他:“喜欢吗?”他说喜欢。我又问:“想不想学习?要不要报名?”他的小脑袋使劲点着头,说:“要。”我们的钢琴和绘画之旅就此开始,我们的周末也被这两堂课占用了一部分时间。周六和周日早上要上2个小时的绘画课,周六下午要上一个小时的钢琴课。这一个月,我们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要先去琴行弹一会钢琴,老师教过的内容,每天弹十多分钟,从起初的应付了事到最近的认真用心,我能做的就是一遍又一遍地鼓励他,和他一起认识五线谱。
第一次上钢琴课时,乐儿中午没有休息,老师讲课时他哈欠不断,注意力很难集中。第二堂课,因为他过生日,中午又没能休息,上课的效果并不好,等到第三个周末,乐儿知道要学琴,所以乖乖去睡觉了。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他的状态不尽如人意,时而看天花板,老师提问的时候目光呆滞。我课后问他时,他说:“老师问他时,他看天花板时就是在想。”我知道他说的是真的,新接触的事物,虽然每天要练习,相似的音符还是对混淆。这周的学习,他认真了很多,老师说:“有进步,不错。”这个小小的鼓励,让他很开心。我们练琴时,常常会碰见朋友带着她的儿子也在弹琴,一弹就是三年。这三年,是朋友的坚持,是朋友对儿子的鼓励,一路走下来,孩子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发现自己真的很棒。我们的钢琴之旅,才刚刚开始。我和乐儿谈自己的优点时,他把弹钢琴列为优点之一。我想,弹钢琴或许已经从一开始的盲目喜欢,变成了真正的喜欢,和一种习惯了。所以,我更愿意陪着他一直走下去。
在乐儿画画的地方,教室对面是一个围棋社,教室西面是一个模型课堂,乐儿说他想学围棋,还想学乐高模型制作。想学的真不少,我们每次学完画,他都要去模型教室看看,怕他太累,没有同意他的要求。走进那座楼,就像走进了一个万花筒,才华横溢的孩子在里面尽情地绽放。模型课堂,就是一座小小的科技馆,编程、3D打印,各种模型。学习画画,带来了意外的收获,他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有时候,当你越是期望孩子优秀的时候,他的表现就会与你的期望大相径庭。
上周五,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他坐在教室里,明显比元旦的时候安静了,很少和小朋友打闹,但在室外活动的时候,他表现得异常兴奋,他不停地跳,然后摔了好几跤,和小朋友一直打闹,虽然我觉得他应该安静点,但还是没有制止他,觉得应该释放他的天性。回家后,我对他说:“老师说你这学期进步很大,妈妈也看到了,你在教室里,老师讲课时小动作明显比以前少了,很不错的,这是进步,我们继续加油,如果在课外活动时,你能稍微安静一点,听老师把活动的规则讲完再玩就更棒了,而且我知道你可以做的。”他说:“真的吗?”我很肯定地告诉他:“是的。”孩子调皮的时候,其实是想得到老师或者家长的关注,而他在平台上那么兴奋,应该是想在妈妈面前表现,但老师迟迟不叫他,而他越调皮,老师越不叫他。理解孩子,接纳孩子,有时候真的很难。作为妈妈,我需要懂得读心术,读懂他小小的心在想什么。我知道不需要太焦虑,不需要拿他和其他孩子做对比,他就是他,是我独一无二的宝贝!
我希望他快乐成长,但不快乐的事时常发生,总是在一不小心时瞬间点燃怒火,我克制平息着自己,育儿的过程,也是在愈己。我在陪伴他的时候,看到的是自己的影子。总想成为一个合格、称职的妈妈,却也感到力不从心,我知道,在还在成长的路上,育儿的说明书我还没有读懂,没有读够,他在成长,我也要紧随他的脚步成长。陪着乐儿学习的过程,也是我学习过程。
当一张张鲜明的画作在纸上跃然而生时,当一个个音符在手指尖自由欢歌时,当故纸堆里的人物给你心灵的启迪时,才会发现,绘画、音乐和阅读始终是伴你左右的挚友,没有分离和别伤,是慰藉心灵的圣者。这些浅显的道理,毋庸赘言,但做到很难。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理上,当他选择时,给予建议和支持,当他失意放弃时,给他引导和鼓励。
蔡康永说过一段话:“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作为妈妈,学习是这一生的课程,孩子每次毕业,都是妈妈重新开始学习的阶段,不要让自己的懒惰,错过孩子成长路上最美的风景。陪你遇见最好的自己,是学习,是不断挑战自我,是不断进步的过程。或许这其中会有枯燥,会有乏味,会有挫折感,但我会一直坚定地陪你走下去,让你遇见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