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吸引力法则》大宝库
今天读到某位作家和比丘尼的一段对话,分享如下。
我,是作家;她,是比丘尼。
=========================================
我说:“我们应该修心,修到什么程度?看待一切问题,都是中性的。没有好与坏,没有善与恶。”
她说:“很多人误解了信佛,认为信佛就是行善,其实在修行人眼里,没有善与恶。”
我问:“保持中立,中性?”
她说:“连中性也没有,就是没有分别。”
我问:“你如何看待职业修行人?”
她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花花世界,修行的根本在于行,这个行不是指行动,而是心,不断地修心,很多修行人也走入了极端,认为什么也不干就是修行,这是错误的。”
我问:“佛说家常事,有没有遇到那种高僧,一点就通的?不跟你谈佛法,只是谈一些生活琐事?”
她说:“有!”
我问:“修行的结果,是不是内心越来越静?”
她说:“是的,而且哪怕你在闹市中,你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
我问:“是不是看什么都是空的?”
她说:“是的,不为所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我问:“你成为一个修行者,会不会对钱不感兴趣了?”
她说:“也不是,而是把心放宽了,得到了,是我的,得不到,不强求,就是不再有强烈的贪欲了,是人就有五毒:贪、嗔、痴、慢、疑。”
我问:“如何看待这五毒?”
她说:“病由心生,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病的。”
我问:“你觉得哪一毒,最严重?”
她说:“慢,一个人一旦傲慢了,是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或者开导的,所以常说一句话:学佛的入道是从信开始。”
我说:“绝对信任是前提。”
她说:“学佛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
很精彩的对话,是不是?
你有没有觉得某些内容好像怪怪的呢?
有些论述的确是似是而非,所以我想跟有缘读到我文章的朋友做个厘清。
我无意冒犯他们二位,我是那位作家的忠实读者,也对出家师父非常尊重,因此我不指名道姓,只是客观的讲出实情,你自己也可以好好思考,不必全盘尽信。
厘清一:他说:“我们应该修心,修到什么程度?看待一切问题,都是中性的。没有好与坏,没有善与恶。”
这位作者有个可爱的孩子,假如真的修到没有好坏善恶之分,那他也不必每天亲自去接孩子放学了,反正他接和坏人接,没啥区别。
外面的世界,肯定有好坏善恶之分,不然拿什么当作为人处事的标准?又怎么教导孩子保护自己的安全呢?我相信你绝对不会跟孩子说:“放学之后,谁来带你走都行,爸爸(妈妈)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中性的。没有好与坏,没有善与恶。”
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修行的主轴,不会背离生活,很接地气的。
啥是修行呢?浓缩成六个字:“改脾气,去毛病”。
改脾气,是提升内在的心性修养;去毛病,是优化外在的言行举止。
心,是情绪感应的中枢,在身体里面,不在身体外面。
修心,指的是看待心中一切能量的发生,都是中性的。没有好与坏,没有善与恶,就只是单纯的能量涌动而已。
这就是内观的心法:“把情绪当能量看,不把能量当情绪看”。
无论是那一种情绪的本质,都是中性的能量的涌动,能量就是能量,本来就没有好坏善恶之分,那些都是人们自己攀附上去的知见。
这样解释就说得通,而且能够真的运用在生活之中。
厘清二:她说:“很多人误解了信佛,认为信佛就是行善,其实在修行人眼里,没有善与恶。”
“没有善与恶”是源于《六祖坛经》中六祖跟惠明的对话:“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你看了我对“厘清一”的解释,再来看这句话的翻译,就会更容易明白。
脑袋瓜不是不能想,而是即使现在外在与内在有任何的发生,就单纯的去感觉你的感受,不去想喜欢或是讨厌。
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往内观照,会看到一切皆未攀附之前的本貌,那个全身的感受与内心的感受,这股清真的能量,就是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也就是所谓的“心的实相”。
所以这个“没有善与恶”指的是心境,不是外境。
厘清三:我问:“修行的结果,是不是内心越来越静?”
她说:“是的,而且哪怕你在闹市中,你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
听不听得到声音,跟内心静不静无关,跟耳朵有关。
她要表达的意境其实是:就算身处闹市之中,无论声音再怎么大,只要你能向内观照,看着内心的变化而不给予任何攀附的标签,就算心再怎么动,任其自在,顺乎本性,这都叫“静”。
老子《清静经》曰:“顺性曰静,逆性曰动”。静不是不动,而是顺性。性当静则静,性当动则动,皆谓之“静”。反之若性当动而却静,性当静而却动,皆谓之“动”。
例如平时河水缓缓的流,是“静”;而大雨时变成激流,这是水性使然,再怎么波涛汹涌,也都是“静”。
若是下了大雨,整条河却像是果冻一样动也不动,这就已经逆了水的性,这就是“动”,而不是“静”了。
所以你若是在经典中读到这个“静”字,就不能用一般的字义去解释,它是有修行的专业术语的。
弄明白这些,修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秋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