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饭和同事聊天,同事羡慕的说:“姐,看了你的微信,我觉得你儿子一定特别幸福,有一个心理老师妈妈,可以倾听和理解他!”
其实儿子的相处中也会发脾气,也会有冲突,也会有挫败的痛苦,也会想办法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思考可以做些什么,回到家里我用的是母亲的身份和儿子相处。
因为心理咨询师也是“人”,也有活生生的“人”的部分,一旦自己的生活遇到状况,也像一般人一样要经历一些过程,是否一定比一般人调整得更快也不尽然。所以,也要在生活和关系里去磨练、去挣扎、去摸索。
无论学了再多的咨询理论和技术,也同样避不开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挑战和困惑,也会需要时间去调适遇到的困境。
陪伴来访学生是一个专业,需要专业的素养;陪伴自己和允许自己去经历“人”需要经过的历程也是人生宝贵而不可少的过程,是作为生活中角色的呈现。
同时,在生活中我也也会有意放下我是老师的角色,放下我是心理咨询师的角色,这确实是一件需要思考的事情。我想这是对儿子的一种信任,也可以说是对生命成长力量的一种信任。我想给他自己成长的空间,让他适度的经历生活中的挫折和磨练,来锻炼他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插手干预,也不会时时的倾听引导。把他生活的主动权尽量的交给他自己掌握,只是在个别必要的他需要的时刻才会陪伴倾听和引导。
在生活中想把真实的自己呈现给儿子,想让孩子看到妈妈除了有温柔外,也会有严厉,也可以这么有趣。所以和儿子有矛盾会向孩子爸爸“告状”,"你儿子欺负我,你管管"孩子爸爸就会当“裁判”,往往是各打大板的待遇。和儿子也会有意见不合的“甜蜜“争吵,孩子爸爸会说,怎么一会功夫你俩也能吵一架呢?
作为男孩的妈妈,我也会经常的示弱,也会树立爸爸的威信。其实,也确实比较“弱”,各种棋类和益智的游戏一定是我最后,所以,我儿子经常说的就是:“我爸爸是最厉害的,我第二,我妈最后”。还有一句就是:“哎,你说说你,妈妈,让我说你什么好呢”因为在生活中我会有些迷糊,接水会忘了关水龙头,出门会忘了带钥匙,关灯什么,做出租车会落东西在车上,经常是儿子帮我善后处理。
提到职业角色让我想起了上系统式家庭治理的课程上,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他说据他学习和个案统计教师、医生、领导、咨询师、会计家庭中孩子的问题呈现的比较多。我想是不是我们很多时候是在用职业角色在生活中生活的缘故呢。
做教师的会用教师的角色管理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父母的角色,我们也会苛责自己,我是老师怎么自己家的孩子会学习不好呢?外界也会有期待,觉得老师家的孩子就应该学习好。
做领导的会用领导的角色和自己的孩子相处,而不是父母的角色;也会苛责自己,我是领导怎么管理不好自己家的孩子呢?外界也会期待,觉得领导家的孩子就应该优秀。
做心理咨询师会用咨询师的角色和自己的孩子相处,而不是父母的角色;也会苛责自己,我是咨询师我家的孩子怎么能出问题呢?外界也会有期待,咨询师家的孩子就得心理完全健康。
我想这都是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混淆的呈现吧,也是外界对不同职业角色的高期待的呈现。所以,这是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一个问题。
当然,学了心理学后,也会有很多好处。会增加面对生活和生命的工具和资源,会扩大和丰富对生命的体悟和了解,会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不同的个案故事,也会间接对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有更多的反思和珍惜,更珍惜自己目前的生活,更珍惜自己的孩子,更珍惜自己的伴侣,更珍惜自己的父母,更珍惜自己的朋友……
所以,很幸运成为了心理教师,可以带着在咨询里的理论和技术学习去做一个愿意不断从人生里谦卑学习和调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