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因为担心失眠而失眠。
早上4:00突然醒了,4:30还没睡着,我们开始发愁,想着再睡不着,就睡不满8小时了,可越愁越睡不着,直到可怕的闹钟响起。
因为8小时睡眠推荐的广泛流传,人们一旦意识到睡眠即将不满8小时,就会陷入焦虑中。
但事实上,8小时睡眠只是每晚的人均睡眠时间。
这世界上既有撒切尔夫人这样每晚只需睡2小时的,也有费德勒那样需要睡10小时以上的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睡眠时长并不是最重要的,伴随人类上万年的自然入睡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用睡眠周期,而非时长,来衡量睡眠。
我们的睡眠周期由4个(有时5个)不同的睡眠阶段组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约为90分钟。
1.打瞌睡
关上灯,准备睡觉。这时我们处在第1阶段非眼动睡眠。
2.浅睡眠
浅眠时,我们的心率和体温会出现下降,这一阶段的睡眠时间占比最高,这时我们处在第2阶段非眼动睡眠。
3.深睡眠
这个阶段,别人需要很用力才能把我们摇醒,因为睡眠的生理修复功效大多产生于这一阶段,此时大脑会产生δ波,人体生长激素分泌量也大量增加。这时我们处于第3和第4阶段眼动睡眠。
4.快速眼动睡眠
在这一阶段,我们会重新在浅眠区短暂停留,然后进入到快速眼动睡眠,此时,身体无法动弹,大脑开始做梦。这一阶段有益于开发创造力,我们希望它能占睡眠时长的20%以上。这一阶段结束,我们会醒来,但大部分情况会紧接着下一个睡眠周期,所以我们会忘记自己曾经醒来。
在理想状态中,睡眠模式是睡眠-醒来-睡眠-醒来,从一个睡眠周期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睡眠周期,需要的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相继出现,我们感觉自己连续地,美美地睡了一晚。
睡眠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或质量的问题,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需要的具体睡眠状况。
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周获得35个睡眠周期是最理想的,平均到每天大约是5个睡眠周期。
不过,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应该把考察周期拉长到一周来看总量,而不是每天都要精准到5个睡眠周期。所以,即使某天没有睡足,也不必恐慌。
所谓R90方案,就是打破8小时睡眠窠臼,从每个人自身出发,找到各自适合的睡眠方案。
你可以先从每晚5个睡眠周期开始,看看7天之后感觉如何,如果太多,可以减少,如果不够,也可以酌情增加。
当你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的,并按此执行后,将充满控制感,美妙而从容。等到计划得心应手之后,还可以视具体情况,快速调整,应对重大比赛、赶项目等特殊情况。
虽然具体安排因人而异,但要尽量避免连续3个晚上缺失睡眠周期,尽量达成规律性睡眠,因为夜间不同的睡眠周期,各阶段占比不同。
较早的周期中,深睡眠占比更大,而较晚的周期中,快速眼动睡眠占比更大。更重要的是,坚持固定的早起时间。
固定起床时间就像一根铁锚,支撑着整个R90方案。
回顾你前三个月的生活,把所有工作和个人的因素都纳入考虑范围,然后制定必须起床的时间。
理想状态下,这个时间应该比你上学、上班等必须时间提前至少90分钟。确保除了极其特殊情形之外,没有更早的起床需求,且每天都能实现,周末也要遵守这个起床时间。
考虑你的睡眠类型,晚睡星人不要强迫自己太早起床,但也不要离日出时间太晚。
接着,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起床时间和睡眠周期,倒过来计算下自己该在什么时候入睡。
如果你选择早晨7:30起床,又像大多数人一样希望睡满5个睡眠周期,那就该在午夜时分睡着。如果回家晚了,错过了午夜时分,那么你可以在凌晨1:30入睡,这样就有4个完整的睡眠周期。
身体和大脑喜欢这样符合昼夜节律的作息,一开始你需要闹钟,但不久之后,在闹钟响起之前,你就已经醒来了。经常在固定时间醒来,有利于树立信心,让生活的其他方面更加灵活。
——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