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偏差,拥有纠偏能力,识别偏差,获得再次纠正偏差的能力,掌握偏差的能力,创造自己的人生精彩
通过老师的加餐,更加明白了在一元笔记中,我们通过新的体验记录下来,是因为每一个新的体验都是亲自经历过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的所有发现,就有了自己对这个事情的体验,将这些体验通过赋能循环最后创造出自己的新体验---经验
【找到一个5-7天可以解决的小问题,一定是极小的问题】,这里面有极小两个字,是我后来通过老师在群内分析大家问题时候感受到,为什么是极小,因为要给自己最大的成就感,目标变小好实现,更容易产生成果,所以不能搞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不可控因素多了,那也就是面临的计划失败,挫败感来了,一切计划都是浮云了。
我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一周内坚持晚上按照老师给的书中内容练习20个瑜伽体式?我原来的状态是找一个理由就可以安慰自己不去做这件事,而且理由还很充分,这就是老师讲的我*真实的自己,哪怕一个极小的理由,在自己这里都是成立的,但是我又特别想按照自己的规划走,相信自己是没问题的,去做而又完不成,这就是*自以为是的自己。
我期待我要成为我想要的样子,那怎么办?我要怎么改变,才能有一个全新的状态,也就是说我要怎么控制自己随随便便给出来的那些说服自己的理由,真正的改变?
重要的是找解决方案,而不是自我攻击
老师讲到的髓鞘质原理,好像我又给自己找到了没有改变的理由,之前为啥改变费劲,那是因为我没有建立新的神经回路呀(自己的内心是不好意思的),那我用老师讲的象与骑象人的例子,明白了我要先改变的地方。通过这几天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首先不要想那么多想完成的20个瑜伽体式,这个目标都有点大了,用最小的目标设定,先将瑜伽垫子铺上,得到了环境已经就位的视觉感,这样做的结果可以让我不用找理由式的思考-还要铺垫子好麻烦的想法,这样做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即将要去做瑜伽锻炼的意识。小目标就这样完成了~不管我是否在瑜伽垫子上做了锻炼,第一成就感获得!
我又尝试了躺在瑜伽垫子上看瑜伽书,得到了在学习瑜伽的中的感受,这样做的结果让我在瑜伽垫上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改变了 我的原有习惯,不是在桌子上看,也不是在床上看,而是在可能下一步会做几个体式的瑜伽垫子上看,刺激了新的神经回路,这个刺激让我觉得比上一次的投入时间更多了,还会因为看到书里面的动作,去跟着比划几下,因为我就在瑜伽垫子上,方便我去做,那按照之前的习惯,我要是在床上,在桌子旁,也就是看看而已了。第二成就感获得!
强化我之前的这些感受,继续铺好垫子,看书,今天的目标是想做几个体式就做几个体式,为什么会有想做几个体式就做几个体式的感受,是因为我觉得我只要是做体式了,那我今天也完成了我的目标。
因为这个目标小,因为这个目标好实现,因为这个目标没有难度,在做的过程中不是一个体式了,而是两个,三个,自然而然的在增多,无压力的进行比预想的还要好,这是传说中的鼓励式教育么,但是对我来说真的有效,通过这样的尝试,不但觉得自己可以,还超额完成任务了,超额是因为目标好实现,第三成就感获得!
因为我发现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有一个念头就是,现在几点了,我练多长时间了,是不是可以了,其实才10分钟,那这样的感受得到的是我又要给自己找理由尽快结束这个练习,我要改变这个想法,用定闹钟的方式让自己深入其中,分别定了2个,30分钟的,在铃声没有想起的时候,那大脑所有的思考都与不做这件事情没有关系,只想要怎么做体式就好了。
定两个闹钟也是一个目标的设定,第一个30分钟完成后,已经成功了,如果还想继续,那也可以,再第二个闹钟想起的时候,都可以不用去想是不是到时间了这个事情。第四成就感获得!
体验塑造信念,信念构建经验,经验创造今天
通过这几个成就感,自己在逐步的进入全新状态,因为我没有*未完成的情绪体验,这些所有的体验都是成功的,创造了自己的一个新体验,阶梯式的新体验。
转化到工作中,学习中,一样的道理,先为自己搞极小极小的目标,逐步的获得成就感,逐步的增加目标,小目标的叠加其实就是我门最开始的规划,那看上去不能完成,且超大的目标,是因为没有划分到可执行的小目标,小目标的划分我感觉是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不能再拆解了,也就是如果去做这个目标,你的第一步是什么,那这个第一步就是你的目标,然后再2.3.4,。
这是我对老师这次留下作业的体验感受,等待老师的加餐,然后纠偏(哈哈哈)~
接触老师以后,深深深的感受到老师说的全是金句,这些金句不但是精准的总结,还是内心想要的声音,还有扎心式的一针见血指出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