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我胸中逸气耳 ------谈中国画之写意
“是吾所好,既而老焉。
” 我生无田食破砚,要从苦淡写清妍。在艺术创造上,应该有自家面孔,一旦认准即一意孤行,这样也就是个性。
“画到神情风没处,墨花能与碧云通”“一池浓墨盛笔端,暗将心事许烟霞”。叹,天惊地怪见落笔,最无用处是书生。
“境由心造”画家的情感来自于纯真、自然。墨点无多泪点多,生涯画笔兼诗笔,余寄兴于烟霞之外,只为抒情写意,心追中国画写意精神;举头忽看不似画,低头静听疑有声。 我自用我法,师意不师迹。用拙存吾道,语寓而旨深。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息心静气乃得浑厚。
自古文人“明窗净几笔砚,笔墨皆及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事。村村有画本,处处有诗材,得其一可以迪其余,然切忌随人脚印行。古人笔花香泛,点画信手,凡书拙多于巧,其笔意贵淡不贵艳,文章须自出机柕。“有意墨戏,天然心画”,几缕柔柳乍和烟,一声梧叶一声秋。
心香意叶,万洁唯识。识心见性,智见独存。平常心,心如水。放眼量,清净身。淡生涯一味谁参透,好春长在好花长见,燕燕于飞。艺术就是在意的促动下一步一步地跋涉着。
中国山水画余主张理气法原理,侧重于对中国建筑的方位理气推演,符合“理法”,则写生亦是山水形势的观察,亦称“形法”。“明月有光人有情,只有滩声是旧时”。“理气”本是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宋明理学家认为,“理”是自然规律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总结和概括。程颐说“万物只是一个天理”(《河南程式遗书》)。
朱熹也认为理是世界万物存在的根源,独一无二的最高本体。理是现实存在的,但却无形体,如果理与形体相结合,就是“气”的象体。自然现象之理,与人类最有关系的莫过于时间和空间的规律。时间就是年月日时;空间就是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堪與家试图探索人与“天理”的协调关系,非常注重对节令时间和空间方位的研究,后以“理气”、“理法”等名词来代表对时空的认识和利用。但是,堪與家是使用以神学为基础,综合了算学、天文学、术数和占星术的神秘方法来确定建筑的方位,企图通过城市的规划和建筑的设计以求得某种神秘力量的实现,这不能不使堪與术走向歧途。毫无疑问,营建房屋之前是先要确定建筑的朝向的。早期的建筑实践中,是利用天体来确定方向的,如《诗经》说:“定之方中,作于楚宫。”中国画在写生与创作时也不能脱离“理气、形法”的中国哲学的一对基本理论,在创作时令不只是在作品落款处能见到时间也应该在气象天体时空来结合西方美学理念的光影与色彩的渐变,更加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气法原理,既继承中国画传统的基本笔法、墨法,要有创新和突破。“惯于长夜过春时,风清月白忆故人”。
“室虽陋但有文房四宝”,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读书之法则,莫贵于循序而致精。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所以历代画家都非常重视文化修养。当代画家要想创作出合乎时代的作品,即创作出与古典文明相比。慧眼见真能度彼岸,慧光明净超逾日月。既其有极强的形式感和观念性,赋予更多的现代文化信息,又映衬着自然之物的合乎于自然法则的作品,就必须把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不求名利,放旷随缘;真如之性,即是本心。”中国画传承与发展关系认知度坚守着本民族的主体立场,探索过程中理性把控以一种绝对自我的表达方式,掌握好观念、造型与手法都是作品创作的重要环节。中国画现象表现上可以现代化,国际化,而不能脱离本民族艺术特质认知的缺乏。“正心诚意,开花结实;和颜悦色,守正乐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被认为是处理政事的哲学指导思想和有效的方法,因而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莫大重视。但怎样才能“尚中”而达到“中和”的状态呢?那就是要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中庸》)。大部分中国画家实际成长于非西方文化土壤,对西方文化的误读还使其常将“水墨”与“笔墨”混为一谈,将“水墨画”等同于中国画。其次,在绘画技术上,不少画家在致力于中国画的“写实”表达中,用白描的线条简单的笔法以及以连环画的风格混进中国画里,还有以简单地将西方写实性素描手法等同于中国工笔画中的富有情意的线性表达,抑或直接将照片放大进行描摹或摹拓,令中国绘画艺术成为一种纯艺术性的工匠高仿真创作与真。某些画家的体悟,通过绘画能力对物象予以主体判断和取舍筛选,从而实现富有感染力的中国式意象表达的绘画方式,真正的中国画艺术会越来越多的人所淡忘。
“挥毫落纸如云烟,此时无声胜有声”。中国画发展探究是中国画关于发展与创造映射着传统艺术智慧的光芒,中国画创作主体十分丰富,从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时代特征都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不变的要素。坚守中国性而不是只树立在画面上的几棵树、几朵花或虫草、房屋等,有着多元文化的时代性背景。秉持传统吸取现代素材而又有独立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画创作与研究必须具有的新能力和新智慧。艺术要适应立于时代的脚步,反映出时代的气息,承载着时代性历史的重任,才能屹立于时代之巅,成为时代艺术的一部分。中国画在今天画坛上,写意作品已被一些人疏远,是因为学术权力被行政权力化,必将表现为学术权力的使用类行政化,管理机制与画家的个体成长、成名路径扣合紧密,至之学术隐形,正是现出当今画坛创作主体风格的一种表现,中国画传统艺术表现在写意精神为代价,有许多优秀作品是写意性本体的实质标炳千秋。应当将写意精神提炼出来,使之承载更多的文化信息。那些单纯的技术性表达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发展毫无意义。
中国山水画讲究笔墨、构图,更讲究意境、气象、胸怀,有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能够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这也是中国山水画长盛不衰、代代传承的奥秘所在。余兴山水画创作,欣喜根植于传统的诗情表达,欲将绘画品质、个人风格融入在一起,赋古咏今、传情达意“好景随时惬幽赏”。从诸多山水画大家的身上吸纳着有益的养分,从而在造型、用笔、构图、意境上形成简洁、高古、空旷、清幽的风格。“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艺术来源于生活。我们只有去感悟自然,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并对艺术语言加以锤炼,才能令作品产生震撼力。文化、人性都应随时代性的正常循环,有着文化人的理性思想与自主精神。
中国画理性发展?我认为应该有专业人士对这个问题做出说明解释,当然这也不是就一家之言,是可以探讨的。拾废品的老头都在说:“这年头画家一辈子在做学问,画了很多画,还不如一卡车的货。”正在研究学术的人何在?所有问题不可能一下子都能解决,但是至少先要释放出善意,先有先行者,有酬于劳辛,才有慢慢解决的希望,使中国画艺术走上一个比较良好的发展道路。人是有思想,有行动能力的高级别动物,艺术家也一样,行动和意识是有着一定的关系,要给予艺术领先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先地位。艺术家当处在社会结构框定中,当然会受到这个结构的制约。如果就这一点,作为行动者的个人就没有能动性,结构给予他多大的空间他就什么都受限。当一名艺术家对自我艺术的发展愿景何去何从需要有一个选择,尤其是你想要发出一个声音,以艺术观点正确面对知识的自主性、主动性与主体性、独立性走向中国画艺术发展的前沿。艺术家不应该就此顺从,还是要坚持一个学术独立的立场,独立的精神。作为研究者,作为创作者,知识型的画家你的工作你的本职就是求真,把中国画艺术发扬光大,不能加入到所有作品赞美的“大合唱”中。有尊严地生活,持说真相、见解、思想,达到应有的独立性。
“湖光写出千峰秀,水色天光共蔚蓝。”中国画创作是艺术家与灵魂共舞,谁也不能阻挡生命的力量,生命是不断的流水,它不停地流动,它可以是山泉,是河流是瀑布,也能是池塘,是大海,变化成不同的样式,但是绝不等待。任何困难、挫折都是推动生命的力量。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堕”(唐韩愈《进学解》)。好的山水写生作品,画面往往充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是无法在画室中编造出来的。只有长期深入生活,面对自然触景生情,才能使我们的创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只有从自然之象生发出意境之象,画家才能创作出引人入胜的山水画佳作。这也是山水画家借助大自然神力进行精神层次的陶冶与沉淀后的飞跃。写生,作为中国山水画学习与创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进入艺术王国的必经之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生命孤独,孤独却不寂寞,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庸说:“至诚如神,不诚无物”,“诚”是生命的态度,“诚”可以以心传心,“诚”可以通天地之好,“诚”如一座桥,可以沟通两岸的陌生,化解彼此的危机,丰富了生命故事。在写生过程中,我们还应深入了解变化无常的大自然的规律,将偶然的画面处理方法转化成必然的成熟的艺术创造路径。中国山水画创作十分强调发挥画家的能动力,而与自然互动的写生过程更能够发挥画家自由的灵性。山水画家只要将目光投向自然,从自然中汲取其精髓,搜寻能够表达主观情思的感情符号,以自然作为山水创作的出发点,才能达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境界。
以形写神,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推崇和倡导,研究思路、创新与方法。中国画是上下五千年大传承文化,通过点线面、纸笔。水墨的运动构成的妙境纵天,斗转星移,大象无形、意味深远、无法中万法备至的图画形式;是经过大彻大悟,大化后已信手沾来,万物顿生、万象具备的精神图卷。是引而发之、随意生之,化我为画后生成的神奇的、梦幻的、流动的、大虚空灵的诗意乐章。中国画之写意精神,博大丰厚,源远流长,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年的艺术智慧与理性的超脱。近年,中国绘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在繁华的时期却令人担忧。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画意精神被埋没、淡忘,甚至遭到批判。“吴冠中说过,画家停留在“画得像”的层面上,是写真,不是艺术。这种画家画得再好,也是美盲。吴冠中说,文盲不多了,但艺术界的美盲还有很多。”当下中国美术展览或作品集的国画上已明显的侧重于笔画,尤其是新人画家,其“写意”逐渐淡出画坛,通过作者阅读和研究,发现其拯救“写意”不仅可以持续,而且能进一步深入。中国画的精神不仅是“写”,也还是“意”。其在艺术院校的应推崇“写意”势在必行,其在基础训练上应突出“写意精神”,纳入新时期,新的文化语境下对中国画“写意精神”进行传承和发扬,成为新一代艺术家肩负的一项神圣使命。在此意义上而言,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不能停留原有的“呆板工笔”困境,走出可逾越的高峰。一个艺术家要真诚直面生活、勇于超越自我、勇于超越主流权威“画语”的革新者的品格。力求向大众展现一个在写实到写意中不断进取的艺术家,展示“自我意象”、展示大写意绘画的实质及内涵,并尝试从绘画风格分析的角度,做出客观的诠释与定位。“写意”是笔墨传神的境界,“写意是一种人生态度的笔墨抒发。“写意”之意,朱熹:“则其心倾写而悦乐之矣。”“写”自然宣泄之意,愉悦畅行。“意”《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写意”为“舒畅愉快”;“开心写意”,“写心艺术”。抒情选境是艺术家的思想,灵感的发挥,激情、写情、写心,利用水墨的渗化来完成的创作,一幅优秀的水墨写意画既要有传统,又要有个性,还有要时代的特征。它是一个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和绘画技法素质高超的表现,没有几十年的笔墨功夫和画外修养恐怕是做不到“写意”的。有一部分画家已曲解“写意”之魂,想方设法走捷径,离其笔墨,甚至为追求新奇,放弃传统的笔墨,背道而驰,离开笔墨大意狂妄,“写意”成了降低了中国画的品味,是对艺术的践踏。
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美术创作历程,探讨近年美术发展历程,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画得与失,从而进一步明确美术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的责任,当代美术创作应彰显“中国风格”,从而发挥精英美术创作在学术研究领域的引导作用。“写意”中国风格美学之灵魂,余深刻认识,写意是中国画艺术的核心,是中国美学特有的概念;“写意”是写实的升华。“写意”不是简单的反映或再现。“写意”是“情动形语言”,是“感于物而动”。“写意”属客观现实的刺激只作为其契机而存在。反映作者在投入创作已达到抒情的高度。“以情观物,以情动人”,从而达到心物交融、主客一体的境界。 余有长期从事中国画的研究与创作,对当下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严重缺失;中国画绘画制作性、模仿性、趋同性之风盛行,作品呈现的是假、大、空、描、板、忽视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做法而感痛心。画坛某些方面充满了矛盾,诸如意与象、神采与性质、疾与涩,巧与掘、虚与实;又如明暗、点线、浓淡、干湿等等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可以说中国画画面就是矛盾运动图,就是自然矛盾线条化、抽象化、块面化。但这抽象却是形象的,是富有诗意的。“写意”绝不如某些论者所说画理是“抽象艺术”。中国画是写意也是哲学的,又是非常深刻的。然而,必须综合性地加强中国画教学,强化相关的中国文化修养,这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笔墨”固然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境界”、“气象”“气韵”也是不容忽视的几个重要因素。中国画尤其是中国山水画十分强调笔墨,“笔墨”之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绘画意境的营造与画面气韵的生发,作为构成山水画形式美和表现山水精神之美的最主要因素,笔墨既是造型手段和符号,同时又具有独立的笔墨精神。“写意”和“笔墨”是画家“心”与“性”的表现。它就含有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意蕴,画面上所呈现的“笔墨”虚、实、阴、阳、方、圆、巧、拙、苍、嫩、刚、柔、浓、淡、奇、正、藏、露、开、合、繁、简、疏、密、生、熟......每个相对的审美范畴的对立统一,有着玄妙;董其昌曰:“欲成大家,必于皴法有奇。”“士人所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如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溪径,乃为士气。不尔,纵俨然及格,已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药矣。若能解脱绳束,便是透网鳞也。” 中国画是东方艺术特有审美和艺术灵魂,是作者天人感应的一种神奇现象,象由心生、超越时空的象外之象,是发自内心的精神力量,是心灵深处的符号,“写意”也成为作者画外之音与艺术精神的升华,人格力量的再现,是出神入化,迁思妙得的结果;是全方位的综合文化修养,引发出的灵魂深处的自然之志,感应之志,是生命的再现。作品是画家的生命,精品是生命中的生命。画家靠画来说话,画中有话!作为画家应该是创作出最贴近生活、贴近人民心声,应该画出有思想,讲究笔墨、追求创新,表现时代的精品。画家要一辈子把心思放在创作上、放在画上、放在生活与人民的心声上。有着一种精神感召下的经典。随着时代的进步,把握住“文人画”的主体地位,蕴藏着精神力量。意展造境处,笔墨显精神。文化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记述和表现自身思想情绪的行为现象,中国画写意更是现象特质,文化与当代本土的宗教、哲学、政治紧密相连,构成了大的文化形态体系,这种体系已是和现实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构成某一区域的意识形态。当代艺术有许多先辈如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徐悲鸿、傅抱石、林风眠、潘天寿、陆俨少、李可染、刘海粟、石鲁、、李若禅、黄胄、吴冠中、程十发、王伯敏等艺术创作是文化自信智慧的贡献;紧随着时代的发展,流淌着写意的魂魄,孕育出缕缕乡情无穷诗意的艺术精品“家国精神”,方显一个真正艺术家的本质,他们绘画思想对当前中国画创作意义重大,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铸造辉煌,他的作品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中国画创作的方向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意笔越来越少,一些作品过份地造作,画面也越来越满,细工出矫作,是在用“工艺”用笔来制作越来越细密的线条,同时出现了强调性的制作,忽视中国画写意精神,有大部分作者是在迎合市场趣味的浓厚倾向,给中国画创作引向歧途,用真实的语言来表达,无内美可谈。 余是默默地跋山涉水、读书、写作、篆刻、写生、探舞水墨,倾听音乐,笔墨伴我消磨时光。秉性难移,疾情不改。以平静的心,画出自我,话他作品,献予喜欢我的知心人、献给大地、山川、村舍、蓝天、白云和美丽的夜空! 那么,淡淡书香沁我心。 (作者:黄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