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对Spenser说:你当年在香港之所以能赚到第一桶金,是因为踩上了资金出海的风口。
SPenser没有否认,但他也反问对方一个问题:为什么同样做这个行业,没有任何背景的我,第一年就能比我的同事做得好很多?
别人可能百思不得其解,Spenser自己回答:原因很简单。我是通过写作,经营了一个互联网时代全新的社交圈子,做了良好的人脉管理,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Spenser,是香港第一自媒体人,“百万城市青年集结地”微信订阅公众号“Spenser”创始人。他曾经是一名英语老师,到香港后成为一名金融从业者,靠公众号写作,三年时间实现了个人财富和影响力的指数级增长。按照S叔自己的话说:写作,让我少奋斗了10年。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很多人,都是早些年就开了公众号,到如今关注的人数却寥寥无几。像我自己,可以说是很勤奋地在写东西,甚至在好多个平台开号发表,但这么些日子来收入很不乐观?
Spenser在《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里说:这个时代,是注意力争夺的大时代。写作,是注意力争夺的最大战场。
换句话说,之所以你的文章阅读量上不去,是因为你的文章没有在互联网平台上占得一席之地,它没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没有人读你的文章,你怎么可能创收?
所以左手写作,右手传播,才可能在这个新媒体时代让自己的写作力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写作新理念——注意力写作。
一、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注意力写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在预测当今经济发展趋势时指出:“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
大家现在基本上都会通过手机接收各类信息。那么多内容,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实在是方便。但大家有没有去深想,在你满屏刷刷刷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看这条讯息而不是那一条?答案其实很也简单,你点开的那天讯息引起了你的注意,让你有想点开仔细了解的需要。
想必大家还有一个类似的购物体验:进入一个大商场,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每家店都逛一遍是不可能。当毫无目标性地在走马观光的时候,你突然在一家店门口驻足了。为什么?毫无疑问应该是这家店里的某件展示商品吸引了你,或者是这家店的与众不同的橱窗设计引起了你的注意。
所以说我们现在身处信息爆炸和产品丰富的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资源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资本,也不是信息本身,而是大众的注意力。”
尤其是现在自媒体和新媒体出现,注意力写作的范围就大。不管从事哪个行业要建立服务品牌,让顾客注意到你都要学会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这就需要学会注意力写作,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发现新媒体和自媒体已经入侵各行各业最会玩注意力写作的个体在崛起。
二、什么是写作注意力?
在《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中作者说:注意力写作并不是写作的一种类型,而是在很多写作场景中,都可能被用到的心法和技法。
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作懂新媒体传播呢?其中一个标准就是,这个人必须要有用户思维、产品思维,还需要懂人性、懂审美。
用户思维是注意力写作中最重要的思维。
著名天使投资人徐小平先生曾经接到一条创业求救短信,看了内容之后马上给那位发短信的陌生人回了电话,而且还给对方的作了投资。为什么一条短信会让著名的投资人有如此举动?徐老师自己说,因为对方的短信内容里有明确有用户思维,在她的短信内容里,每一个细节里,都把徐老师当成一个用户,处处表现出以用户为中心去思考问题。
写作的时候如果只顾自己的表达而不顾读者能否接受,是注定要失改的。一定要记住,读者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个人本身怎么样,而是你写的东西和他有什么关系。
好的文章不只是写出来的,它是一件做出来的好产品。在文章发表之前要考虑的问题涉及策划、开发、包装、上市等环节。所以一方面通过系开文章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另一方面也要用独特的视角提升自己的辨识度。
三、如何进行注意力写作?
即使不追求爆款文,我们普通的写作者还是一样希望被人认可、喜欢。有几个技巧,可以帮助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近。
技巧一:好标题,定乾坤。
Spenser曾写过一篇10万+的爆文《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他说在写文一开始,他想的标题是《我离开体制后的这三年》和《当年离开体制的人,现在都混得怎么样了》,觉得中规中矩,被他自己否定了。后来他又想出了一个标题:《我离开体制后的这三年,我的收入增长了100倍》,又读着觉得浮夸,不具备话题性,于是继续想,后来就有了那个爆文标题。
原来一篇爆文的标题是在来断地思考与否定中才出来的。每一位写爆文的大咖其实都很注重标题。据说咪蒙团队在写作的时候,同一篇文章会设计出100个标题。是不是有点夸张我们不用去讨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为了一个标题值得你去花时间。
只有标题打动人,才可能让读者有阅读文章的冲动。正所谓“标题决定打开效率”。
技巧二:善用成能框架。
这里我要给大家推荐一个特别好用的“万用框架”,你可以现学现用:亮观众点——说现象——做分析——下结论。整个文章的大框架可以这么去用,每个小论点也可以这么用。大家也不妨去多阅读拆解一下S叔的一些爆款文。几乎篇篇文章都可以找出他的这个框架。在书中的第226—233,他就自己的《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一文作了拆解。
框架结构就是一篇文章的骨骼部分。骨架有了,文章就有形了。这一部分其实是非常好好的。当然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光有骨骼是不好看的。
技巧三:活用行文走笔。
行文走笔,我们可以理解为文章的血肉。只有血肉丰满,文章才鲜活有生气。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呢?
1.文字密度:不要啰嗦,要精简干练。在写文章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克制,列举事例要适可而止,千万不要一股脑儿全部码上去。
《纽约客》专栏作家苏珊.奥尔良说过这样一段话:“开始写作后不久,我就意识到自己是很狡猾的,会想出很多噱头让作品看起来花哨。当我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作者,并且更自信之后,我开始丢掉起先错以为是自己风格的部分,回归到更简单的风格。”
写作要有服务意识,是你替读者在表达他的思想,而不是仅仅表达你自己想要表达的。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自己的“用外语写作”的有趣体验。他说因为在他自己的母语日语系统里满满当当充塞着各种词汇和表达。但用外语写文章,由于词汇受限,他在表达时史能进行有限搭配,结果发现这样受限的搭配,反而记他的文字十分巧妙地传情达意了。
春上的体验可能只有春上自己去做,但他的这个剃除杂念,化繁为简的理念我们是可以学的。
少即是多。佛家常言:多多许不如少少许。
当事物一减再减,减到无法再减时,便有了升华。写作时克制简约出,反而让读都者有更多的思索与想象空间。
2.画面感:细节具体,案例鲜活。
描写要言之有物,尽量用简单的语句传递丰富的信息。张爱玲的文字,严歌苓的文字是很值得我们去揣摩学习的。
“又一次我到小菜场去,已经是冬天了。太阳煌煌的,然而空气里有一种清湿的气味,如同晾在竹竿上成阵的衣裳。地下摇摇摆摆走着的两个小孩子,棉袍的花色相仿,一个像碎切腌菜,一个像酱菜,各人都是胸前自小而大一片深暗的油渍,像关公领下盛胡子的锦囊……”
这是张爱玲在在《中国的日夜》中的一段话,描写简练,文字朴素,意像却很是丰富。读着读着,仿佛迎面走了人来。寥寥数语,市井生活扑面而来。
而严歌苓的细节描写更是让她的小说有了可读性。据她自己说,她的好几篇小说都被买去拍影视作品了,一个原因就是导演觉得小说中描写的画面可以直接拿来拍。
画面感其实是真正让读者觉得文章可读的重要因素。当然在描写的时候一定要有浓淡之分,张驰有度,以突出不同场景中的最重要的事物。这也是考验一个人的审美力。
3.情绪化:观点一定要爱憎分明。
真正懂传播的人,共实懂的是人性。
你的文章写给谁看?你要去摸到读者埋在心底的诉求,要能去挖掘出读者人性里最隐秘的痛点。你想要让读者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是愤怒,还是和解?
要做到这些,写作时必须要有相对应的情绪,这样你的文字才会带着这种情绪传递给读者。如果你对一件事丝毫没有热情,就算写出来,读者也感受不到。人心都是敏感的,从心里而来,也将走到心里去。
技巧四:结尾刺激转发。
文章结尾,一定精心设计。S叔跟我们分享一个小技巧,他一般会给文章设计的最后一句话,就是让读者写推荐语的那句话。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文章阅读量上去,一定要学会用金句结尾。要写出金句真的是难度很大。不妨现在起建立一个自己金句库,留心阅读平时遇到的金句,摘抄下来,为后续的写作作准备。
“还记得《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经典台词吗?
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
总有些人,他们一辈子注定要活到极限,一辈子都想触碰自己能力的边界。
对于他们,生命的每一天都忙碌着为自己活,哪有后悔的时间。”
这是S叔在《我身边离开体制的人,目前没有一个后悔的》中的结尾。如果是你,读到此,难道还不想把这篇文章转发在自己的朋友圈?
作家严歌苓在《一席》演讲时讲过一段话:“过去我认为作家要靠70%的天赋,30%的努力。但现在我的想法有改变,作家50%是靠天赋,还要加入20%的职业训练。”
她说她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属下的一所私立艺术学校写作系进行进行过写作训练。那里科学的写作训练教会她怎样使文章变得非常有活力。她现在作品呈现出很强的画面感,跟这种训练是有很大关系的。
职业作家告诉我们,原来写作的成功真的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在《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一书中作者也说:“一个热爱写作,想把写作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来经营人,只要有大视野和大格局,沉得住气,苦练技艺,一定能写出一篇吸引人的好文章。”
好吧,去把那本书读读吧。学会了书中的写作法则,你也可以写出爆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