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学习时代下的新阅读之道
——定襄县“蒙沱讲坛”举办第25期公益文化讲座
郭良锁张虎明
当今世界是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如何选择目标?如何汲取营养?5月26日(星期六),定襄县图书馆邀请忻州师院教师、忻州市常春藤读书会发起人、《中国教育报》2017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郝晓东作客“蒙沱讲坛”,是“蒙沱讲坛”第25期公益文化讲座的又一重要内容。
讲座以《终生学习时代下的新阅读之道》为题,郝老师从何时读、如何读、为何读、读什么四个角度,解答了一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没有变化气质”。
人们常常忙到忘记了读书。其真相是:读书总不是优先事务,故一推再推,但这是危险的。必须让阅读与工作保持恰当的比例,可有多少人真正明白?郝晓东老师从读书的目的意义,南北方唐宋以来历代状元情况数据入手,告诉我们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分析得出一个结论:我们固有的认知,可能正是进步的障碍,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学习的本质是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会下降。我们随着环境和圈子的固化,思维认知也逐渐固化。什么书才是值得我们阅读的呢?那些人类原典,学科奠基之作,大家小书,高人推荐的书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读书的关键在于升级知识结构,提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重要的不是“这本书讲了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思考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激发出了什么火花。读书的本质是信息输入,但读了多少书,花了多少时间读书并不重要,而是通过读书,你输出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只有通过深度阅读,才会明白信息不是知识,知识不是智慧。真正的智慧来源于阅读之后的思考与实践和认知结构的升级。听讲座的老师们被郝晓东老师提出的“懒惰是学习成绩不好的结果而不是原因”的理论既是被点悟又是被指导,多少老师和家长多少年来都认为学习成绩上不去是因为孩子学习不勤奋。郝晓东老师让与会人明白了读什么,为何读,怎么读。
最后他指出:我们不要“读”书,而要“拆”书。并例举了魏智渊和樊登等大家的读书经验:警惕思维固化;为提升理解而读;读经典;读书之法有研究性阅读、共同体阅读、专题性阅读等。
讲座之后大家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和讨论,反响热烈!讲座与互动进行了3个小时,大家依然意犹未尽。久久不肯散去的人群是蒙沱讲坛开办以来的第一次如此火爆的场面。让人对郝晓东老师,对这场讲座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