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被闹铃声吵醒,身体懒洋洋的不想起床。
在床上磨磨蹭蹭还想继续睡觉。
一个声音在脑海里响起,说,你是妈妈,你应该起床了。
身体软绵绵,就是的不想起床,一个声音响起,我不想当妈妈,我只是想睡觉。
两个声音在脑海里打架,最终被现实强迫做了妈妈,于是不情不愿的起床当妈妈。
然后做早饭,叫孩子起床。
如果孩子配合,起床、吃饭自己还有一点成就感,心里还舒服一点。
如果孩子磨磨蹭蹭,似醒非醒不想起床的时候,心里就有一把火,就想发!
那是抗议的火,是自己没有睡好觉,还要起床的不舒服感受。
自己内心没有满足,被孩子的样子刺激想发火,但是知道自己是妈妈,被妈妈的身份制约了。
再喊,孩子还不起来,终于嘴巴忍不住了,开始唠唠叨叨的朝孩子发泄。
心里又想,昨天晚上叫你早点睡觉,你磨磨唧唧不睡觉,今天早晨叫你起床,你不起床。
你····
于是,那个打着妈妈身份的小孩,用我关心你,我爱你,我是为你好 ,开始朝着这个,现实中的孩子攻击了。
这个现实中的孩子,正在睡梦中,被妈妈吵醒,他很烦,他也没有睡好,他也不想起床,,一个学生的身份在叫他起床,他也努力的想醒,他正在努力。
但是被妈妈吵,他很烦,于是他也开始反抗,发泄自己的不舒服情绪。
鸡飞狗跳的早晨开始了。
这个场景,很多做妈妈的分享,在自己家天天有上演。
很多时候,面对孩子,自己是经常做过了又觉得后悔,觉得不应该那样对待孩子,但是就是忍不住。
其实,一个不懂得如何照顾自己情绪的妈妈,是给不了孩子真正的爱的。
作为一个妈妈,当我们累的时候,当我们烦的时候,当我们工作有压力的时候,当我们心中有恐惧有担心的时候,当我们面对现实无力 的时候,当我们面对未来迷茫的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沮丧的时候·····
我是谁?我是妈妈吗?我想当妈妈吗?我有能力当妈妈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如果我们是一个,正在经历以上情绪的妈妈,我们就一定无法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
因为,我们正在经历的情绪,让我们渴望得到被爱,被支持,被依赖,被呵护。
此刻的内心是,正在向外面寻求支持,寻求依靠,寻求安全感。
我们无法将自己的感受置身度外,去演好妈妈这个角色,我们最多是承担起妈妈的责任,而给不了妈妈温柔、妈妈的爱。
我们被妈妈这个身份绑架着,无法担起,却也不敢放下,更多的时候,是死死的扛着,扛着扛着就扛不动了。
所以,更多的时候,我们会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去监督孩子;
用内心的自己的累、烦、压力、担心、恐惧、无力、迷茫、沮丧等等情绪,去绑架孩子,希望通过孩子来填补自己的内心匮乏。
我们的爱掩含着我们的期待,我们的付出渴望得到回报。
希望孩子成绩好,希望孩子工作好,希望孩子未来好,我们一边希望,一边又不太相信孩子会比自己好。
所以,当孩子在节假日抱着手机的时候,我就可能觉得孩子不学好了,没有好成绩,没有好大学,没有好工作,没有好未来,辜负我们的付出;
我们会被内心的担心、恐惧无限放大孩子现在的行为。
然后,妈妈们疯了,指责, 唠叨,抱怨,担心, 嫌弃,·····
我们打着爱他,为他好,妈妈开始用的自己身份绑架孩子,不容孩子反抗。
当孩子叛逆,反抗,受伤;
当彼此两败俱伤的时候,妈妈才开始觉察到哪里出错了,于是当妈妈的身份回来的时候,又开始后悔。
但是,下一次遇到事情,还会继续。
所以,一个委屈的妈妈,一定有一个委屈的孩子。
一个不会平衡自己情绪的妈妈,一定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
所谓父母在付出,父母在牺牲,是因为父母活在自己的匮乏中,被身份绑架了不得不做。
其实,孩子是在成全我们父母,是孩子在陪伴我们父母。
是孩子给了一次,让我们看见自己的机会,整合自己的机会。
如果没有孩子的照见,我们还在无知中自以为是。
在现实生活中,痛苦了,婚姻可以抛弃,爱人可以重新选择,但是孩子无法选择。
因为无法选择,只能够担当,面对。
亲子关系中,那些存在的痛苦,其实都是唤醒父母改变自己的力量。
因为爱而改变!
如果没有孩子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也不可能改变,我非常庆幸自己今天 的改变。
我通过自己的改变,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妈妈回家。
就像前几天,朋友到我家玩,她很好奇我现在的改变,她问我两个问题。
第一个,她问我,你大大小小也体验过不少职业,最让你感动的是那一个职业。
我说,家庭主妇,我无比庆幸自己成为家庭主妇。
是家庭主妇,让我回归家庭,让我开始学习如何做妈妈,如何成为妈妈。
这么多年来,我的孩子是有妈妈,又没有妈妈。
我给我孩子的是妈妈的责任,妈妈的担当,妈妈的照顾,妈妈的要求;
我没有给孩子,一个妈妈无条件的接纳,一个妈妈发自内心的温柔,妈妈的温馨与美好;
家因为责任而累,彼此要求;
家因为爱而轻松幸福,彼此珍惜;
没有爱,光有责任的家是一种无形的伤害。
我感谢我从生意回到家庭,回到生活,回到和孩子一起探索成长的日子。
朋友问我的第二个问题,她说:“我看你们家柜子上有两串钥匙,为什么你和儿子出门就带一把钥匙。
每次到你家,你们两个,不是你叫他开门,就是他叫你开门。”
我笑笑,不语!
其实,朋友不懂我的心,她只看见孩子这么大了不带钥匙出门;
她不知道,我刻意打造了这种感觉,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妈妈在的感觉,是在为了还债。
每一次接孩子放学,孩子都会带着我的钥匙先回家,我把车停好回家,敲门。
孩子每一次,都会问:“谁啊!”
我都会应一声:“妈咪回来了,不是猫咪。”
然后孩子过来开门,猫咪也过来迎接我。
天天如此,我只是想让孩子找回,孩子和妈妈一起互动的感受,就像小时候捉迷藏找到的惊喜。
说来惭愧,这么多年来,我都没有让孩子活成孩子样。
说白了,我们家就是两个大小孩,带一个小孩子。
父母是没有长大的孩子,强迫自己的孩子过早的长成大人;
当孩子还是懵懵懂懂的好奇的时候,我们就渴望他有担当,有成就,能够成为我们的依靠。
有一种拔苗助长的感觉。
一边,我用成人的思想要求他,担当,成熟,负责,勇敢,上进······渴望他迅速长成我期待的样子。
一边,我又对他的能力,未来充满担心、堪忧。
看见交通事故,我告诉他好好走路;
看见落水事故,我告诉他远离水源;
看拐卖儿童,我告诉他防范坏人;
看见别人的孩子考上好大学,我们叮嘱要好好学习。
反正,只要在报纸上,看见什么好与不好的信息,我们一定会拿回家给儿子看,让他注意。
说好听的,我们是关心孩子,保护孩子,其实是自己缺乏安全感,恐慌。
我们一边把自己的担心、恐惧传递给孩子,一边渴望他能够变的强大,能够分担我们的担心与恐惧;
我们给孩子的人生,设下了无数个限制性思维,左右了孩子的快乐!
爱,是一种尊重生命本质下的接纳与包容,爱孩子之前,我们妈妈先要了解自己,理解自己,懂得自己,不要让孩子有妈没有妈。
妈妈随时要觉察自己的情绪,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承载不了妈妈的身份了,自我调整,而不是一味的扛着妈妈的身份要求孩子,其实自己内心还是个胡搅蛮缠的孩子。
努力自己,幸福自己,爱上自己,还孩子一个真正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