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基本需求受到挫折,都可能表现出病态。谁说爱的匮乏不如维生素的匮乏重要呢?
“宝宝哭了要不要哄”、“宝宝撒娇了要不要抱”,最近总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疑惑,争论也不少。
“如果孩子从梦中醒来后哭闹,你就把他抱起来,那么,他不是就学会了在想要人抱的时候就哭喊吗?”
“如果你注意孩子的滑稽举动,他不是就学会装憨卖傻来吸引你的注意了吗?”
从新手妈妈到各路专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最终,争执的焦点汇聚到——幼儿时期的教育方式与性格养成上。
幼儿时期的教育方式究竟对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提到性格养成,不得不搬出一位心理学的“大拿”——亚伯拉罕.马斯洛。
亚伯拉罕.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接触过管理学、心理学或者相关学科的同学一定对他的“需求层次理论”不陌生。马斯洛在其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求满足和性格形成
在为数不多的实验资料,他举出了列维的实验,这种实验一般是取一组刚出生的动物,例如幼犬,使他们的某种需要(如吸允需要)得到满足,或遭受一定程度的挫折。
这类实验包括小鸡的啄食行为,婴儿的吸允行为等。在所有的实验中都发现,一个得到了充分满足的需要遵循自己特定的发展过程,然后根据其特性,或全然消失,如吸允行为,或在实验对象今后的生活中维持低水平,如活动性。
在那些某种需要受到挫折的动物身上出现了各种半病理现象,其中与我们的讨论最有关系的是,第一,在超过了正常情况下它应该消失的时刻后,这种需要仍然继续存在;第二,这种需要的活跃程度大大增强了。
列维所做的关于爱的研究特别显示出了,幼年所得到的满足与成年后性格形成的全面联系(Levy,1943,1944)。
似乎很明显,健康成年人的许多典型品质是童年时期队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积极后果,例如,这些品格包括给予被爱者以独立自主的能力、忍受爱的匮乏的能力、爱但不放弃自主性的能力,等等。
充分热爱孩子的母亲在孩子身上(以奖励、强化、重复等方式)培养出了一种在以后的生活中对爱的需求的强度减弱的倾向。例如,较少亲吻、更少依恋母亲等。教会孩子从各个方面寻求感情,并且对感情怀有永不熄灭的渴望的最好途径是,在一定程度上拒绝给他们爱。这是机能自主性原理又一个力证。
机能自主性(functionally autonomous),由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提出。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当动机变成统我的一部分时,动机就为本身而自行其是,而再也不是为着外在的鼓励或奖赏。
需求满足与健康
近年来,物质生活的富裕所导致的疾病已经让我们逐步意识到。其症状包括厌倦感、自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优越感、对一种不成熟的低水平的贪恋等。很显然,在任何一段时间里,物质生活或低级需要的生活本身并不能给人们带来满足。
现在我们还面临一种新的、由心理富裕导致病态的可能。也就是说,病的起因是由于患者得到无微不至的爱护、关怀,被宠爱、崇拜、欢迎所包围,被膜拜到忘情的地步,拥有忠诚的追随者,各种欲望随时随地都能得到满足。
我们的依据除了强烈的怀疑、普遍的临床印象之外,还有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逐渐形成的观点:单纯的基本需要满足是不够的,对于儿童来说,他们还必须去体验坚强、隐忍、挫折、约束、限制等感受。或者换一种说法,基本需要的满足最好被仔细的重新定义,否则它很容易被误解为无限度的溺爱、自我放弃、过分的保护以及奉承等。
对儿童的爱和尊重必须至少与对自己作为家长或普通意义上的成年人应得到的爱与尊重协调起来。儿童当然是人,但他们不是有经验的人。必须将他们看成是对许多事情不了解、对有些事情一无所知的人。
需求满足与幸福
马斯洛在其著作《动机与人格》第三章“基本需要的满足”中说:人类似乎从来就没有长久的感到过心满意足。
人类容易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忘记幸福或视之理所当然,甚至不再认为它有价值。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使是最强烈的快乐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失去新鲜感。
为了能够再一次体验幸福快乐,也许有必要先去体验一下失去他们理所当然的拥有的东西以后的感受。只有体验了丧失、困扰、威胁甚至是悲剧的经历之后,才能重新认识其价值。
对于这类人,特别是那些对实践没有热情、死气沉沉、意志薄弱,对于享受人生、追求快乐有强烈抵触情绪的人,让他们去体验失去幸福的滋味,从而能重新认识身边的幸福,这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