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给自己留了个蹩脚的功课,关于《乌合之众》。
1895年首版一直畅销至今,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的开山之作。诱发了无数人对群体心理的探索,不得不说,虽不是非常非常严谨的论文著作,而且文笔有些晦涩拗口,耐心嚼下去还是挺有时代味道的。
以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描述了群体从野蛮人到民族的兴衰,从集群部落到革命暴动的感情、道德观、想象力、信念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等,作者勒庞认为,在群体之中,人的个性会被湮没,独立思考和推理的能力会丧失,智力也随之下降,并表现出冲动、情绪夸张、易怒、易受暗示、轻信等主要特征。
我对本书的观点一直有些抗拒,每每读起,总觉得勒庞在研究的不是人类,而是蚁群,或者是蜂群。嗯,就是这样的感觉。从名字开始就有种偏颇之意,《管子》曾言:“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乌合”一词的解析,形容人群没有严密组织而临时凑合,如群乌暂时聚合。
当忍着不适去阅读时,刮掉作者古斯塔夫·勒庞的个人政治环境与态度,不得不说,这本书揭露了很多我们如“蚁族”般缺乏思考的真相,越是难以直视,越有可能是因为不敢直视内在的某些部分。阳光越是灿烂,背后的阴暗就越是明显,而很多人都喜欢面朝阳光无视身后。
比如书中描写说:
“有时,在某种狂暴的感情——譬如因为国家大事——的影响下,成千上万孤立的个人也会获得一个心理群体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偶然事件就足以使他们闻风而动聚集在一起,从而立刻获得群体行为特有的属性。”
“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在群体中间,傻瓜、低能儿和心怀妒忌的人,摆脱了自己卑微无能的感觉,会感觉到一种残忍、短暂但又巨大的力量。”
“群体可以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但是也能表现出极崇高的献身、牺牲和不计名利的举动,即孤立的个人根本做不到的极崇高的行为。以名誉、光荣和爱国主义作为号召,最有可能影响到组成群体的个人,而且经常可以达到使他慷慨赴死的地步。……在群体的智力难以理解的多次战争中,支配着群体的肯定不是私人利益——在这种战争中,他们甘愿自己被人屠杀,就像是被猎人施了催眠术的小鸟。”
……
盲从、冲动、激情、热血……勒庞的描写一下子就让人理解了为啥希特勒时代的疯狂,当代的群体事件亦不少见。像将声音用喇叭播放一样,指向同一个方向,清晰地呈现共有的特性。
一旦成为群体,我们自然地要隐去一部分的个性,而且是自动自觉地,消失自己的独特个性,形成群体一致的状态,有点像无数个小我组合成一个大我。这个大我因为聚集了很多人统一的念头,发声将更为有力,也因为有众人的统一,也增加了“这是对的”的信念,越发地为了同一个目标发声,而这种循环会让这集体的发声更为洪亮、更为坚定,一旦有了不一样的声音,就如同在行军过程中踏出了与众不同的步伐,不自觉地会追求一致,从而改变自己的状态,一方面是趋同,一方面是惧异。
人作为群体性存在的高等动物,趋同惧异是本能。从远古社会就如此,落单必定没了小命,不与人合作必会饿肚子甚至死亡,如果与众不同?呵呵哒,异类必杀,依旧没了小命。
回望整个生态体系,观察哪些物种是独立生存的、哪些物种是集体生活的,就能够理解在人类一丢丢爬到食物链顶端之前的几十万年里我们是如何靠着“乌合之众”存活下来,如何一步步从“乌合”变成有组织的“群体”,从而一丢丢地减少盲从的气息。
我们无法不存在于群体中,无论是有组织还是无组织,例如从出生的籍贯到入学的学籍,从居住的社区到隔壁的邻居,从同班的同学到同校的校友……你可以没有党派,但你会有户籍,你可以模糊户籍,但你有国籍,你可以模糊国籍,但你有朋友,你说你没有朋友?但你有吃的需要、有喝的需要、有对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的需要……生活中总能有无数的或明或暗的线索将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联系在一起,只要联系的够多、够坚持,二人成从、三人成众,看吧,中国文字就是这么了不起,让你知道,人无法孤立,当一人时,可能就变成了囚,也可能是亾(通“亡”)~
深思一下,这里面的动力与我们深深的“被认同”的需求是多么的贴切。例如写文章的人,能畅快将自己的思想行于纸上已是极大的欢喜,若是能得到一些人的喜爱与认可,就成为锦上添花的事,若是被人传阅称为金玉良言或美文佳作,更是一件得意的事情。
这本厚重的书不仅从一般的特征与现象去描述了乌合的群体,还深入到种族(勒庞本人是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政治、社会体制……涵盖面很广,考虑到他所处的时代,极端是必然,没有极端的现实就鲜有极端的思想吧,我们可以从这部百年前的著作中吸收点什么呢?
如果将话题讲的轻松点,我想到了“从众”一词,从众心理(conformity behavior),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
比如你明明知道1+2=3,当你还没说出答案时,旁边有一个人说“5”,你可能会觉得他是错的,你是对的。当两个人说“5”时,你可能开始犹豫,难道这题是急转弯?当有4个人说“5”的时候,你或许会恍惚,是自己真的错了吗?这时,很多人就会放弃自己的答案,说出与众一致的“5”。——典型的从众。
记得有个关于在路边发生需要急救事件时如何求救的妙计:如果你对着人群大喊“谁帮我打个救援电话吧!”往往大家左顾右盼无人上前,而这时你指着某人说“你,快打电话叫救护车!”那个被你指的人说不定马上就拿起电话了。——这是从众心理的反向运用,让其从群体中脱颖而出,无法在从众,无法隐藏在群体中,只得挺身而出。
之前金善英故事里各种对女性的性别观念,说是歧视、偏见,说白了就是固有观念,包括地域偏见、人种偏见,不都一样么?有了对某群体的统一看法,会便于管理、辨认、划分,在大方向上省时省力,“到了什么年纪就做什么事情”,“是什么身份就做什么事情”,隐身与群体之中,与大众一致,安全无比。
而正是有这样的群体,才会凸显出与众不同的人的独特,若大家都是独特的,就如一盘散沙,如何积沙成塔?总要有人做塔的一部分,去成就最终的登高望远。
也会有人不甘于这样的平凡,去发出自己的声音,像小小的磁铁一样,它也会吸引相似的声音,小磁铁与小磁铁相聚,小磁铁又与小磁铁相聚,慢慢地,也就变成了另一个团体,也开始有了统一的磁极,要么相吸、要么排斥……
《乌合之众》仿若警钟,让我看到了极端状态下盲从的群体会如何演变(如法西斯、如传销、如新天地教),也会让我时不时就问问自己:“你陷入乌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