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了一位武汉微博网友,约了三次,今天我和她一起去物外听了宫崎骏弦乐四重奏专场音乐会,听完后,我们一起坐下来喝茶聊天,聊到二南白茶。
她:听了两个网友反馈,都不错,等到下次做活动的时候,我就买点。
我: 我之前买了一大箱真如,屯着。真的很香,要不要给你点喝喝,看喜不喜欢?
她赶紧不好意思的拒绝: 不要,不要……
我: 为什么不要呢?
她顿了一下: 我想,要是我要了,我就想着什么时候要回报你的好意,总觉得欠着你什么的,不知道怎么还。
我: 为什么你想回报我?
她又顿了下,不知道怎么回答,突然说了句: 因为我怕你攻击我。
我俩都笑了,她沉默了一会,说: 小时候,妈妈给我钱,总是带着一股怨气,好像我欠着她似的。而且我爸给我钱,还记在本子上,告诉我,为我花了多少钱。今年考证,12月份出的成绩,我挂了一科,我爸知道后,马上就责问我: 我都给你花了这么多钱了,你怎么连个证都考不到。太多这样的场景了,总觉得自己不配得。
我听着她诉说的时候,突然意识到自己一个问题: 刚才我说我要送她白茶喝喝的时候,她说不要,而我好像对她有一个“她有深深的不配得感,所以不要”的预设,因为从前几次和她的接触以来,她说她总是有深深的不配得感。我预设了她出于不配得感而拒绝了我的好意,于是我就问了为什么她不要。
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告诉了她我对她的预设,并表示道歉。
然后,我认真的问她: 你真正的内心是想要白茶,还是不想要? 抛开这些不配得感,回报之类的念头。
她想了好一会,说: 想要。
那一刻,她眼神发亮,笑得很灿烂,发出“想要”二字的时候,真的是掷地有声。
那一刻,我真正的感受到了什么是李雪老师常说的“当下就要幸福”。
我们无法享受当下,甚至忘记了自己是想要还是不想要,是因为我们的欲求从一开始,就被判定为可耻的,有条件的。当我问到“你要不要”的时候,她头脑里瞬间出现的念头就是“不想要”,接着就是要如何回报我的好意,如果回报不了,就会如何如何的念头。
就像我们看到一个喜欢的物件的时候,我们想买,但随之而来的念头马上就是: 又要花钱,现在自己又挣不到多少钱,怎么办呢?工作也不是很稳定,等等,一系列问题就来了。
可是,当下的欲求,那一刻就是美好的呀!现在没有能力买,那是另外一回事,没有能力买,那我可以好好欣赏这个我喜欢的物件呀!它真的很好呀!我当下的那个欲求真的也很美好呀!现在没能力买,我就单纯的欣赏欣赏呗!
是因为小时候,我们的欲求总是被父母和其他不想干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欲求被父母评判为可耻,不懂事,无理的,满足欲求需要是有条件的,满足欲求需要是需要回报的,欲求满足后会出现什么不好的后果。
于是我们就习惯性的把自己的欲求与这些限制性信念联系在了一起。
而忽略了欲求本身就是很美好的,而忘记了自己真心,因为欲求一旦升起,就马上和这些信念联系在了一起。久而久之,就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喜欢的是什么了。
所以,活在当下就是,看见自己的欲求,告诉自己,它很美好,不做任何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