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它是中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古时,人们观察到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春天农耕开始,苍龙星宿在东方夜空开始上升,露出明亮的龙首,夏天作物生长,苍龙星宿悬挂于南方夜空;秋天庄稼丰收,苍龙星宿也开始在西方坠落;冬天万物伏藏,苍龙星宿也隐藏于北方地平线以下。而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之后,每天的“龙抬头”日期,均约提前一点,经过一个多月时间,整个“龙头”就“抬”起来了。后来,这天也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龙抬头节”、“春龙节”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的形成,也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二月初二龙抬头节,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水多,土地少,这天多流行祭祀土地社神)。由于北方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而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又离不开水,病虫害的侵袭也是庄稼的一大患,因此,人们求雨和消灭虫患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对人们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龙神赐福人间,人畜平安,五谷丰登。龙抬头那天属蛇的和属龙的洗衣服好,洗去一身的晦气。 另外一说法:二月初二,龙抬头,相传二月初二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夏历二月初二,传说天上掌管降雨之神龙王抬头。意味今后雨水就会多了起来,有利于耕种。一种说法是龙王因思念失去的女儿,因此总是在农历二月初二这天从海底抬头出来,望着失去女儿的方向,以寄思念。
天文介绍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句古老的谚语。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即黄道带,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4象或4神),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所以称为龙抬头。民间又传说这一天龙神会从睡眠中醒来,于是人们在那时就会焚香祷告,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天也称为‘龙头节’和‘青龙节’。
与古代西方天文学不同,中国把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
所谓“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象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苍龙头部“角宿”上有两颗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苍龙头上的两只犄角。“角宿” 之后的四颗星是“亢宿”,亢是龙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颗星排列成一个簸箕的形状是“氐宿”,代表着龙爪。龙爪后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别代表了龙的心脏和尾巴。
古籍记载
“二月二,曰龙抬头,煎元旦祭余饼,熏床炕,谓之熏虫儿,谓引龙,冲、虫不出也。”《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
“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 《燕京岁时记》
“二月二日,各村疃社醵钱献生,谓之‘扶龙头’。提壶汲井水注之,曰‘引龙头’。”《大同府志》
剪发
正月不剃头,大都等二月二这天剃头,其名曰“剃龙头”。旧时民间有一种说法:人们要赶在年三十以前把头剃了,是因为正月里不准剃头。为什么呢?据说“正月剃头死舅舅”,既然关乎娘家人的性命,则兹事体大,也就马虎不得了。因此,在北京,进了正月,理发馆的生意是很清淡的。大家都期待着“二月二,龙抬头”的这一天。
其实正月剪头死舅舅是属于误传。不剪头的含义是“思旧”,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流传的风俗。因明清两朝发式不同,明末清初,清朝命令所有国民必须剪发。当时有人为怀念明朝,就在正月里不剪发以表示“思旧”,但又不能公开与清朝政府对抗,于是就有了“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一直流传到至今。
古诗词
《二月二日》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和煦的东风,温暖的旭日,都散发着融和的春意,就是那笙声,也似乎带着春回大地的暖意。春到人间,蜂蝶穿花绕柳,翩翩飞舞,像是满怀喜悦宣告着春天的来临。美丽的春日背后,李商隐却充满了失落与凄苦。这首诗前边写自然景物赏心悦目的“美”,后边写自己失意后凄苦不堪的“愁”,情景紧密结合,成为一个统一体。诗人要写离愁,却偏偏把景物写得很美。这春景越美,作者的愁意就越浓。
《二月二日出郊》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唐宋时,二月二日兴踏青出游。此诗即作者二月二日出城郊游,于途中见初春景色,触景生情而作。太阳将出而未出的时分,大雾遮住了江城,又变成细雨霏霏。忽然天又变晴,卷起帐幔露出了群山,云彩朵朵,好像山石披上了白衣。村落间到处听到黄鹂啭鸣,麦垅间看到紫燕在上下翻飞。谁能像农人一样知道此中乐趣?他们正招呼儿童骑牛吹笛把家归。再美的语言也比不上眼前的春日美景。
《二月二日游宝历寺马上作》宋· 张咏
春游千万家,美女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飖尽似乘烟霞。我身岂比浮游辈,蜀地重来治凋瘵。见人非理即伤嗟,见人欢乐生慈爱。花间歌管媚春阳,花外行人欲断肠。更觉花心妒兰麝,风来绕郭闻轻香。昔贤孜孜戒骄荡,猖狂不是风流样。但使家肥存礼让,岁岁春光好游赏。
春日时节,是踏青的时节,许多女子也争相出门游玩,轻薄的男子,就有了看美人的机会。看,那些美丽的女子们,和花儿站在一起,交相辉映。可诗人却说:自己可不是那轻浮的人,但也被眼病美景所吸引。结尾时,诗人抒发自己真实的愿望:真想每一年游春,都能看到这繁盛的景象。春风吹起,拂风动柳,勾起的,恰是少年心中的相思。
《二月二日》唐·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仲春二月,天暖万物破甲而出,“菜甲”即初生的菜芽。“细马”是骏马,“津头”是渡口。二月二日新雨初霁,小草和田畦里的菜都发出了嫩芽,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一群穿着轻杉,牵着骏马的少年,正在十字码头一字排开地徐徐走着。这首诗抒写踏青见闻,清新的雨后空气,绿意的大地,一派春意盎然的诗情画意。如果你心情不好,就去郊外踏青吧,看看开放的花,听听叽喳的鸟,一定能治愈心中的伤怀。
《二月二日登楼作》明·刘基
薄寒疏雨集春愁,愁极难禁独上楼。何处山中堪采药,几时湖上好乘舟。衔泥客燕聊想傍,泛水浮萍可自由。见说兰亭依旧在,于今王谢少风流。
在明媚的春天里,在欢乐的氛围中,刘基却很惆怅。那愁苦无法排解,他一个人登上了楼阁,哪里可以采到好药,哪里可以乘上好舟呢?看着飞过的燕子,飘浮的浮萍,都勾起了他的悲伤,曾经繁盛的兰亭还在,却没有王羲之那样风流的人了。于有些人来说,心中悲伤里,再美的春天也勾不起他的兴趣。
《二月二日龙阳道中作》清·吴大澄
山村如画里,小市两三家。几担白莲藕,一篱黄菜花。草沾旗角湿,柳拂帽檐斜。津吏逢迎熟,行人静不哗。
春天最美的,还得是山村。君不见,那春天的山村里,美得如画一般。两三家组成了集市,几担白白的莲藕,一篱黄菜花,卖得火热。草儿沾湿了旗子的边角,柳枝轻拂着斜斜的帽檐,渡口的官吏们,熟悉地迎着来来往往的人,没有吵闹喧哗,只有安静。如果你有空,一定要去春天的山村走走,一定会有惊喜。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宋·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宋代风俗。每年农历二三月,百草生发,青年妇女多至郊外挖取野菜,以应时节,供制春盘,称为挑菜,当时并以二月初二日为挑菜节。这一天,下雨了,不能出去挑菜,可是,女子心中依然喜悦:下雨了,家乡的蔬菜肯定长得很好,听着那春水辘轳的声音,就觉得十分美妙。春日里,一场雨,滋润万物,到处生机勃勃,怎能不让人欣喜。
《二月二日即事》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昨天晚上,下雨了,潮水涨到岸上来了,雨水滋润了花儿,颜色更加鲜艳。杜甫形容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就像精灵,默默地滋润着大地,滋润着万物。元宵远去,社日新来,花树新开,燕子归来,何必要不开心呢。从此只好好报答天地赐予的美景,和儿女承欢膝下,就是最大的快乐了。人世间有一种智慧,叫珍惜眼前好风光。
《二月二日游洛源》唐·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有人在二月二欢喜,有人在二月二惆怅。天晴了,曾经的皇家花苑,如今,长满了青草,如苔一般。踏青归来,香气还在。如今,这里已经是一片伤心之地,容易勾起惆怅,以后的春天,不要再到这里游玩了。曾经繁盛,如今荒芜,像极了人生无常,怎能不叫人惆怅呢?
《丙辰二月二日喜晴》宋·释行海
春来处处有花看,一种芳心欲吐难。陌上鹅黄初染柳,不禁烟雨袅轻寒。春天来了,天晴了处处都是花儿,处处可赏。草儿随意吐露着新芽,可有人的一片心意,却难以琢磨。田间小路上,鹅黄的柳芽儿已经慢慢长得柳了,在烟雨之中,袅袅吹拂,别有一番诗意在春雨的滋润中,在阳光的照耀下,细小的柳条一定会长得扎实的柳枝,一切都充满了希望,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