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是周五,妞儿比平时放学早了好多,我下班回来的时候她睡着了,听见响动后才醒来爬起身。
睡眼朦胧,披散着头发(她要留长发,正是最闹人的时候,不长不短的),走到我面前坐下,用手抚摸着自己的脸,跟我说:
“妈,你看我。”
我抬头看了看她。
她又说:“妈,你好好看我。”说着用手划拉一下挡在眼前的乱发,努力眨眨还没完全醒来眼,带点做作的问我:“好看吗?”
我不解,看着眼前这个比我高了许多的熊孩子暗自犯嘀咕,而她紧追不舍重复问:
“你说我好看吗?”
我说好看啊,当然好看。她满意的点点头,要起身走开。
我忍不住笑:“你是想试图在我这里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那你见过有哪个亲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好吗?”
她转身撇嘴,“那你说的就不是真的呗?”
“不是啊!当然是真的!”
“那你是说我不该相信你呗?”
“也不是。”我说。“你首先得搞清楚你的问题是什么,在向谁提问啊,回答问题的人与问题本身有无关联,就咱俩这关系我能好意思回答说不好看吗?但是同样的问题让别人看的话,你这没洗脸没梳头迷迷糊糊的样子能是真的好看吗?”说完我笑出声来。
妞儿顿了一下,回头说:
“因为你是亲妈,不管我啥样你都觉得好,是吧?”
“是!”
“嗯,这也挺好,以后我就问你了。”说完她就回自己房间去了。
2
就这个小插曲让我想起1959年罗素在接受BBC采访时说的一句话:
“不管你是在研究什么事物,还是在思考任何观点,请只问你自己‘事实是什么’以及‘这些事实所证实的真理是什么’。永远不要让自己被自己所更愿意相信的,或者你认为人们相信了之后会对社会更加有益的东西所影响。只是简单地去审视,什么才是事实。”
孩子嘛,心智还不成熟,可以理解。但是罗素的这段话肯定不仅仅是说给孩子听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犯孩子一样的错误呢?
现在就想一想,我最近想到过哪些问题?我是怎样寻求问题答案的?在我寻求答案之前自己是怎样思考的?我又向谁请教?ta的答案是否能让我相信,为什么?得到问题的答案以后我试图问过自己“事实是什么”吗?如果别人说出了事实而并非我心里想象的答案我又会怎样表现?……
3
大多数时候,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了自己在这个问题里面相信的东西,可能很模糊,甚至可能都意识不到自己已经相信了什么。那么接下来寻求答案的过程就变成了寻找“同伙”的过程。就像我的妞儿一定不会如此凌乱的去找别人问自己是不是好看,因为她更确定我的答案是她想要的,对吧?
再举个例子,我相信素食对健康更有利,于是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经常询问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表面看我是在寻找答案,实则是在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于是我更容易留意到关于素食更好的例证,然后再时不时拿出来给别人分享,也不管人家是不是同意这样的观点,万一遇到和我想法一致的,我就更加确信我已经得到正确答案了。而事实是我几乎从来没有想办法求证过这个问题的真像,即“素食有益健康”这个观点到底是不是科学事实。你看,我愿意找出的只不过是“我更愿意相信的”那个答案而非事实。
而我们之所以不断的学习,很大一部分旨在补充人性中的这一漏洞。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认知能力越高的人,越不容易随便相信别人给出的观点,他们爱智求真,愿意接受事实而不是答案,他们知道学习进阶过程最好的贝叶斯方法,在不断的试错、修正,再试错、再修正的循环里让自己变得更有“智识”。
而不学习的人群则是另一番景象:有好多人就是相信抗战剧里日本鬼子残害中国人的镜头;有些年轻人就是相信那些在网络上泛滥的带毒鸡汤;而有些老年人就是相信各种不靠谱的养生宣传……我想,这都是与他们自己对所关注问题的认知有关。看上去在乎的是问题的答案,实则就跟孩子去问自己的妈妈是隔壁小丫好还是我好一样,根本不是在探讨事实,而是在验证自己的答案。
好吧,就说到这,千万别问你妈你和隔壁小丫到底谁好,因为答案你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