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发表陈希同志署名文章《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这是深刻总结我们党百年奋斗经验得出的规律性认识,是党中央站在历史和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回想成立之初,新中国一穷二白,面临着被“开除球籍”的危险。100年砥砺奋进,中国已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前,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更应铭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跑好这场“追梦征程”。
在“披荆斩棘”中树牢“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实干精神,擦亮干事创业的“担当底色”。“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所以给中国革命的面貌带来了根本性改变,与其骨子里为人民、为祖国担当的精神密不可分。习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因此,党员干部要在学习党史中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锻造政治担当这个“铁肩膀”,以闯关夺隘的气势、虎口夺食的劲头,在复杂的环境中勇挑重担,在艰苦的条件下无私奉献,在具体的工作中建功出彩,一步一个脚印,把中央擘画的蓝图变为现实,把既定的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在“只争朝夕”中淬炼“天工人巧日争新”的拼搏精神,擦亮锐意进取的“创新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考验磨难无往而不胜,关键就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可以说,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理论创新史,理论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当下,我们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而奋斗,这其中少不了创新的助力,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民族不断进步,才能够真正地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在奔赴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务实而为,在不断地实现一个又ー个的小目标中完善我们对于初心的期许,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助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成绩。
在“人民至上”中传承“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擦亮深入基层的“为民底色”。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中的心里话,更是大国领袖为民情怀的生动诠释。“为民情怀”一直都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品质,无论在何时、处于何种情况,不以人民为中心,都是行不稳、走不远的。因此,党员干部要以百姓心为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贴近群众、相信群众、为了群众,站稳人民立场,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带领人民在新征程上创造新的历史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