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翻看窦文涛主制的《圆桌派》挺有感触,有一期节目里说到目前年轻人的佛系、低欲的状态让他们老一辈儿人特别费解(主要指80、90后),为什么很多年轻人都变得没进取心了?
作为同样是90后一派的蒋方舟(我知道蒋方舟是89年的,别杠)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因为时代差距,在我们父辈生活的时代,他们只要按部就班的生活,每天照常上班,就能拥有想象中的中产生活。
因为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大致相同,中产也好,底层老百姓也好,差距真的不大。
其实在花姐看来,那个年代有没有贫富差距呢?肯定是有的,但是因为没有互联网,所以信息没有爆炸,信息不爆炸的好处就是,很多事情的私密性就变得更强了。在那个年代、那种情况下,因为阶级壁垒太高,信息披露太少,你根本无法了解上层人群的生活是什么模样。大致就相当于郭麒麟在相声里说的“爸爸的快乐,你想象不到”一样。
窦文涛说,在他们那个年代,大家处于同等阶层的情况下,你只要熬年头就够了,多大工龄领多少钱,什么时候大致能分房,没有大意外的情况下,多久能攒够买自己喜欢的手表或者自行车的钱,他们的每一步都可以精确的计算出来。
花姐怀疑,这可能是当时还年轻、坐不住、有想法的年轻人纷纷跳出体质,下海经商或者做其他项目的根本原因之一。
但现在的时代是什么样的?
我们父辈们那种一眼能望到终点、平庸、可怕、毫无激情的生活,是很多年轻人想要却无法拥有的,那应该算是现在比较奢侈的生活方式了。多少人放弃了北上广的高薪诱惑,回到老家当一个月薪3000的公务员,不就图那种安稳吗?
说到底,还是这一代年轻人太缺乏社会安全感了。
包括花姐在内,午夜梦回的时候,我也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明天,我还会在这家公司吗?
之前华为35岁被劝退的员工,曾经那些不够优秀就被公司劝退的同事仿佛都在告诉我,我们的生活一点都不平静,随时有可能戛然而止,多可怕。
窦文涛和六哥在节目里说,他们那一代人,只要你大学毕业,不工作都不行,很多学校会强制分配,而且你想离职,千难万难。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有多少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
现在的80,90后真的挺不容易的,不像父辈一样,升学没压力,毕业管分配,大多数80、90后都是在象牙塔内被教育壁垒保护下长大的,但是一出校门就会被全社会拳打脚踢。
说实话,挺可怜的,除了个别人中龙凤,大部分年轻人怀疑人生是正常的,毕竟读过这么多书,可世界好像和书里描述的不太一样。
这其实是中国式教育的问题,学生在出学校之前,根本无法深刻了解社会的真相。
真相是什么,从工业革命以来,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速度几乎令人发指,这是农业文明时期根本无法想象的事 ,看似大家的生活标准都比解放前高了吧,实际上是因为技术爆炸以后被创造出来的财富更多了,但是比例仍然是在向少数人集中。
如果不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有产阶级完全可以不管无产阶级的,可以遇见的将来,人工智能将逐渐代替一些工种,很多无产阶级恐怕是连出卖劳动力的机会都没有了,不信看看现在AI写的诗,各位和花姐同工种的策划、文案们掂量掂量, 你是比AI编的快?还是比AI写的好?
而且AI还没有错别字.....
高等教育普及提升了民众素质,然而也带来了副作用,那就是芸芸众生日渐强化的自我认可和阶级日渐固化的矛盾。
现在的年轻人,哪个没读过几本西方名著,大仲马雨果莎士比亚,奥威尔赫胥黎海因莱因,哪个没看过基本东方经典,钱钟书鲁迅川端康成,再看基本史学典籍,对人性和社会都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什么都看的透。
可是呢,这些东西并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和财富,什么都看透了,却无法摆脱现状,包在透明的茧里,最难受。
所以说,佛系也好,不思进取也罢,这不过是大多数年轻人在无法进取之后,对社会认输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