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曲目:《我爱你》,《我们可以在一起》,《我们不能在一起》,《Sex Drugs Internet》,《After Party》,《Disco Girl》,《别对我说失去了baby》,《总有一天我会欺骗你》。
用过均衡器的同学都知道,400~2kHz是人声最密集,也是声音最敏感的区域。若是适当衰减,声音相对靠后,尖锐的音色普遍下拉,淡化了背景,稍显沙哑,营造出阴郁的情境。不过,以上内容与本文基本无关。
上世纪70~90年代,朋克摇滚运动轰轰烈烈,外来文化对于传统的冲击远远大过我们自己的想象。思想意识形态的接受能力受到考验,不能解读出本质,那么往往走向偏差,受到误解。——老北京人口中的“摇滚青年”便是这么来的,这自然不是什么好话。时代变迁,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淀,多少让好学的中国人有了几分积淀的底蕴。随着香港的回归,这种发展更是大势所趋,也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摇滚乐队,开启一个时代。
嘿,到今天我才发现,没有把朋克和摇滚分的清楚的不止我一个人。我相信其他人不会跟我一样笨,也不会跟我一样辨别力那么差。究其原因,我想也许是因为这两种相生的音乐形式本就没有必要分的过于清楚?
提到摇滚与朋克,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片土地——日本。说实话,我对这个民族的大多数人还是持友好及敬佩的态度。他们的爆发力、忍耐力与创造性实在是令人惊叹。欧美人向来不在音乐深度及大气上看得起其他地区,不过在日本这里,却始终不敢过于优越,日本人是幸运的,有那么多优秀的艺术家可以让他们在这一领域抬起头来。
上世纪90年代,“新浪潮”开始兴起,这是一种不过多追求艺术性的音乐形式,纯粹,简单,易于接受。流行歌曲便主要是这种流派。新裤子是十几年前北京“新朋”运动的中坚力量,——哎,还有当年的超级市场,还有那个直接导致龙宽九段解散的满嘴喷粪的某某某——他们在商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嗯,最成功的几张专辑,却反而不是摇滚了。
在很多很多年前,“新裤子”就受到了香港媒体的关注,——尽管香港的“十大”不一定都那么值钱。我喜欢听《总有一天我会欺骗你》,刚开始听到彭磊声音是极想吐槽的,这是跟大张伟有的一比的“独特”嗓音,假如我站在他面前,手上又有一只鞋拔子的话,我一定会让他明白……大多数的乐迷都是单纯的,才华横溢与庸庸碌碌往往只有一念之差。豆瓣有个妹纸写关于木玛的评论我就觉得说的很好:如果撩起长发掀起刘海,木玛那张脸实在难以恭维,还好,中国的摇滚乐本来就不盛产帅哥,不可能人人都和高旗一样小白脸,赢过张楚、周晓欧、雷刚、谢天笑、左小祖咒等这些歪瓜裂枣就是胜利!哈哈哈哈……多贴切!当然我对新裤子那几个货的评价也是这样。然而,还是然而,不是男神不是男神,如果真的是男神了,有了美妙的骨肉皮,他们还能写出那么些让人共鸣的歌么……
《别对我说失去了baby》被苏慧伦翻唱作为同名专辑主打歌,也是我印象中新裤子唯一的一首给别人的歌了。我到现在都不知道《After Party》里的那个妹纸是不是他们正式成员,在每个城市拥有“骨肉皮”的付菡,——这小妞应该不会比他差吧。有没有资深大水B来给我解释一下。
摇滚的发展出现了两支不同的方向,往下成为“金属”,像是黑暗地精,把自己用厚厚的外壳包裹起来,不管外表多么坚强,内里还是脆弱得像个蜗牛;往上成为精灵,她们每天欢唱,赶走世间的坏与恶,她们最快乐,也最容易受伤……
我们把新裤子定义为一个摇滚摇滚,然而他们最成功的几张专辑和歌曲却多半都不是摇滚风格,不过,这又如何呢。至少有《我爱你》作为最好的回忆……“新朋”下来,还在坚持的乐队,掰掰手指头,好像,也就只有反光镜了。《After Party》和《Sexy Drugs Internet》是不错的快餐歌曲,不想多写。都说大俗即是大雅,那么,就这样……
我爱你
我爱你我总怕见不到你看着你我要把全部给你纷纷乱乱的记忆无拘无束的哭泣反反复复的想你我终于失去你分离~~和你在一起我爱你我总怕见不到你看着你我要把全部给你纷纷乱乱的记忆无拘无束的哭泣反反复复的想你我终于失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