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旧感情,犹如在杂物间翻箱倒柜。有人找到陈年的美酒,芬芳四溢;有人翻出落灰的陈醋,一股酸涩。所以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情意缱绻的回味,也有“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感叹。大部分人的感情经历不像荧屏上的精彩曲折,但偶然想起过去拥有的美好也能温暖现在疲倦的内心。
后来的我们,讲了一个回顾旧感情的故事。进影院前微博上话题已经很多,但依然没有什么大的兴趣。我内心比较排斥这种题材的国产电影,因为感情表达很幼稚。前年看了渣渣渣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这是一部矫揉做作、浮夸、强行泪点的典型国产电影。近日奶茶的《后来的我们》,在情感表达上,比渣渣渣(或者张一白)好太多,但仍充满幼稚感,并不觉得什么有营养。
同龄女孩子总比男孩子早熟,这是活生生的现实,也是诸多青春期恋爱没走到的根源。在女生最美好的年华里,许多男生除了年轻,其他一无所有:没背景、没出众能力、没事业、没梦想...如花似玉的青春岁月中,同伴男生不能提供安全感,更可怕的是不能让女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女生希望男生为她上九天揽月,现实是男孩子在三天后就迷上了贪玩蓝月。
电影中表现如上元素,并没有什么不妥。国产电影弱智的原因是,把这段青春迷茫期的经历矫揉做作化,各种浮夸地花式秀恩爱堕胎出国,以博笑点和泪点。一顿作死众叛亲离,时间线马上拉到十年后,以新的成功人士身份亮相,开始新的装逼和碾压。这种剧情和设定与许多人脑中意淫的非常吻合:高调秀存在感,被打击或受挫后以此为人生转折点,十年后功成名就王者归来,居高临下的俯视当年那些瞎了狗眼的人。这种扬眉吐气的快感,很容易上瘾,但本质就是装逼的需求在驱动。
不管是早几年的《同桌的你》、《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还是《后来的我们》(不好意思,只看了这几部),这种弱智的情节和套路还在不断重复。主人公都30多岁了,行为和表现与作者和编剧在十七八岁的臆想没什么区别。十七八岁喜欢郭敬明,三十岁后还喜欢他的书,只能说是真爱(脑残)吧。《后来的我们》后半段试图打造一个成功成熟的中年男人形象,其实还是鸡儿梆硬的青年脑中的未来幻影,换一个壳罢了。
每次看到这类电影,我就会想起《秒速五厘米》和《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同样是青春期的情感电影,这两部不单有青春期的无助和迷茫,更有思想的历练和人生的成长,内涵更深。秒速五厘米的风格压抑致郁,那些年相对轻快。这两部电影带给我的影响是深远的:美好的事物不会消散,感谢曾经一路风雨同行,成就今天的我。要说类似的国产电影,我觉得几年前徐峥的《心花路放》勉强算吧。
后来的我们,唯一欣赏的点是它的英文名:Us and Them。犹如“最熟悉的陌生人”,电影的英文名凸显出强烈的时空对比感,说出了电影的精髓。感谢英文名,让我看过片头后就大概知道电影的内容。就像秒速五厘米的副标题“A Chain of Short Stories About Their Distance”,那些年的“You Are The Apple of My Eye”,以及仙剑奇侠传的“Pain and Love”(疑似),英文传神的诠释了作品传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