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解释“年轻”?
百度词条上说:年轻是一个中性的词语。它指年纪不大(多指十七八岁至三十岁出头),强调相对来说年龄处于较小的状态。
你有没有被别人说过“你就是太年轻!”?
结合百度词条上的解释,我发现一个现象。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在说年轻人“年轻”。年纪大一点的人都会感慨:年轻真好,青春无限。是可以随意犯错的年纪。只有年轻人在装老成,说别人太年轻。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年轻人眼里“年轻”竟成为了“贬义词”。
前几天在简书发表了一篇文章《那个被说成啥也不是的人跳槽到路虎了?》。发过朋友圈之后褒贬不一。有的人觉得我写的很好,借自己的笔记录了友谊;有的人觉得我意有所指。刚步入职场的小姑娘修行尚浅,还是太年轻。我只想说一句“大兄弟,你想多了吧?”。我的确年轻,可是我并不世俗。我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复杂。我只不过是找个噱头,增加自己文章的曝光量,这是每一个写手给自己选文章题目时都会做的事。复杂的人又怎么会写出让你们觉得看起来“年轻”的题目?
年轻本意为简单,有活力,可什么时候竟被同是年轻人的人说成是没有脑子,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得罪人的人?为什么如今的人都活的这么复杂这么累?真的是刚步入社会的职场小白太年轻?而不是如今的社会已经变了样吗?做一个真实的人有何不好?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看见》一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2003年的3月2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举行了一场特殊的审判。原告是一个普通的学法律的学生,被告是北京地铁公司。这是一场对收费厕所是否合理的辩论,这个官司的起因只是五毛钱。而这个学生,叫郝劲松。此后的两年内,人们对于这个名字越发熟悉。因为他打了七场官司,起诉的无一不是国家机构——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北京铁路局。他输了很多,但他赢的那几场却真切地改变了人们对税务和公民权利的看法,他让“自古没有发票”的火车第一次开始自觉尊重乘客的利益。
如果他一次都没有成功,一定会有人说,这人是个SB吧。真是年轻无所畏惧啊(此处为贬义)。然后就是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了一些强大的机构。“在强大的机构面前,人们往往除了服从别无选择,但是我不愿意,”他这样说,“我要把他们拖上战场,我不一定能赢,但我会让他们觉得痛,让他们害怕有十几二十几个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让他们因为害怕而迅速地改变。”
一个年轻的力量改变了很多国家机构的政策!我想请问:身为老成的不年轻的那个年轻人你有这个勇气吗?你有吗?你是不是一定会觉得国家是不可动摇的?你觉得我年轻,还不是因为你被思维定式!你都是按照大家觉得应该好的一面来生活着!你有你自己的人生吗?你的人生就要看别人脸色,就要一直过得让别人喜欢才行吗?
你活的不累吗?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27天٩ི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