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地铁里是否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所有人都低着头看着手里拿的手机,或是看新闻,或是刷微博,或是发信息,或是玩游戏。
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景象,我都会唏嘘。因为我看到了冷漠,看到了这个时代人们的孤独,看到了科技发达的背后人们不能自控的可悲。
前两天我看了一个震撼人心的TED演讲——《保持联系,却依旧孤独》,演讲者是《群体性孤独》的作者雪莉·特克尔。当然,我并不认识她,只是因为很认同她的观点才特意查了她的资料。当然,这也是网络带来的便利。
我们无法否认科技带来的各种好处,就像演讲者在开始时讲到的,九十年代互联网刚刚起步,我们体验网络聊天室和在线社区,我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感到兴奋,找到对自身的认同,改善我们的现实生活。而现如今,一部小小的手机就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它让生活变得方便,方便到我可以出门不带钱包,方便到可以随时有车来接我,方便到和家人隔着很远都能看到彼此。
我们确实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享受了很多,我们的生活也确实因为科技的发达而改变了很多。但与此同时,我觉得,“手机”、“网络”、“科技”这些改善我们生活的物质条件正在吞噬着人们本该拥有的东西。
在演讲中,雪莉·特克尔分享了她的女儿和朋友在房间中的一张照片,照片中三个女孩各自拿着手机,没有交流,她们虽然同处一个空间,却没有真正的相处。
我觉得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朋友之间因为各自玩手机没有了交流,一起聚会都要各自拍照然后发朋友圈;夫妻之前因为各自玩手机变得冷漠,好像手机才是他们的另有一半。
人与人之间应该是温暖的,我们所处的空间应该是有温度的,而因为科技的发达,网络的便捷,一部冰冷的手机就阻隔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很早以前的电影《手机》,虽然那个时候还不是智能手机,但已经向人们揭示了手机的危害性。而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手机越来越智能,智能到让人类变得懒惰,变得不用动脑,不用动嘴。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少,陌生人如此,亲人也如此。
雪莉·特克尔在演讲中讲述了她做过的一项研究,将智能社会机器人放在养老院陪老人说话,但是当她看到那一募的时候顿时觉得心酸。因为老人试图让机器人理解她,但并不可能。因为机器人始终是机器,它不会遭受痛苦,更不会面对死亡,它根本不懂人生,它没有人的心理,也就不会真正的给老人以慰藉。这就是人与机器的区别,人是有温度的,人类需要温暖。
而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低头族,被手机或是说被科技所控制着?一个新的词诞生了——群体性孤独。形容的分毫不差!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感受不到自我的存在,为了得到存在感,人们用网络展现自己,希望有更多的观众,得到更多的关注。因为太孤独了,所以想用一种“一起独处”的方式与他人联系。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脆弱,脆弱到我们不甘孤独又害怕亲密,脆弱到不能直接面对面开口讲话,脆弱到不能直面真实的自我。
群体性孤独,一个多么讽刺的词语,而现实就是这样,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好像每一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那么我们就应该顺应这种孤独么?我认为不然!雪莉·特克尔在演讲中讲述了她的一个观点,要学会独处。独处就是与外界分离,集中自己的思想,找到真实的自我。如果我们不能够独处,我们将变得更加孤独。我们应该认真聆听自己的内心,建立自我意识,开辟一个空间,与自己对话,与亲人对话。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我们有生命,有灵魂,有精神,有性格,我们不应该被科技所控制,我们更不应该让科技吞噬我们本该拥有的东西。
在父母面前玩手机而并没有给他们真正的陪伴,甚至还不耐烦他们的劝阻;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而忽视了他们的感受,甚至还影响了他们的认知。
我的孩子现在几乎天天嚷着要看手机,她已经会用手机拍照、看照片、放音乐、发微信表情甚至视频聊天,然而她只是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即使我把手机放到桌子上不去触碰她也会想去看,在她眼中这就像一个玩具,因为大人们总拿着它看得出神,而我要向她解释,这只是一个工具。
是的,所有的电子产品只是一个工具,而不应该是操控人类心灵的一把枷锁。我觉得这一切不应该成为科技发达的后果。吃饭睡觉聚会工作都要拿着手机,手机的世界难道比亲情友情爱情更重要吗?这个世界变得陌生,变得冷漠,因为再没有真心和真实的温暖。
这两天我在看周国平的《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我们并不能像哲学家一样去探究生命的意义,但我喜欢他那句“生命本来的样子”。如果没有手机,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放下手机吧,让生活回归到本来的样子,让亲人爱人朋友能面对面的说话,能用真心交流。让你的生活不被手机控制,让科技发达的同时不影响人间的温暖。
放下手机,多留点时间给自己,给家人,给充满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