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底的天气是恼人的,绚烂的夕阳下笼罩着迷蒙的热气,下班高峰的路上人头攒动,不知名的县城里,凌乱的街边摊位,形色匆匆的大人,这似乎不是他的世界。
可他也不小了吧,年过18岁,已是成人了;可他也不大吧,熙熙攘攘的街道、热热闹闹的家、满是新奇的起点,他都感到了各种情绪的蠢蠢欲动,但都不了了之了。
这是6月平常的一天,从早起睁眼的焦灼到午饭沉默的氛围,直到可以看到成绩的那一瞬间,久久不断的欲望和期待也随之冷静下来;这是6月不平常的一天,看似喧嚣的世界无法给他内心一点宽慰,在燥热中颤栗、害怕、担忧,不知所措。
他们的故事从高三开端说起。
他还清晰地记得,是高三开学第一天,就静静地在教室里做着复习题的某个瞬间,被教室的安静骤然一击。缓缓抬头瞥过去的瞬间,是从未感受到的厉色。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她的严肃,以往只是在办公室找老师时候偶尔一句的搭腔,或是鼓励的语言或者温和的转达,她以前是他隔壁班的老师。优雅、干练、严厉,所有的评价都是听来的,就像个传说,关于她,他只知道她班里的成绩很好。“生命的力量在于尝试,短暂的自由远不如努力地呼吸更重要”,这是她在第一节班会上的发言,随后立下的所有规矩在每天的督促中都得到了贯彻和落实。那时,他是听不懂她的,就像三岁的孩子才不知道“脚踏实地”的内涵。
他开始理解她,在日复一日地陪伴时。高中生活的两年时光,没有谁能分分秒秒守在他的身边等待、关注,她是第一个这样做的老师。是与备课组内的老师声嘶力竭地争辩,是满满的工作安排,是重复五遍十遍修改的课件,是反反复复批阅一遍又一遍的学案,当她每天几乎全部的时间坐在他身边工作的时候,他感受到行动的坚持,思维的成长和言传身教的力量。是为了纠正学生学习习惯的一次次提醒,是和班级“好动分子”的冲突和争吵,是为了节约学生时间与主任的协商和谨慎的思量。“有很多放弃的理由,但坚持下来的人不需要理由,只为了梦想”,当她在与学生一次偶尔聊天的时候,他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他猛然间发现了一个秘密,她从不沉迷手机,从不拖拉磨叽,说过很多放弃却一次次坚持并更好地处理好每一件事情,某个瞬间,他发现她也是个孩子,就像他们一样,是一个自律的、又钻牛角尖的孩子。
他找到了高三的意义,在一次次鼓励和一次次指导时。她任教的学科,他本身就学的不错,可高考的要求需要一次次拔高、系统化、条理化才可能更上一层楼的,他试着学习她的思路,打破自己的体系,按照她要求的步骤,一次次打磨自己的答案,一次次规范自己的书写,一次次克服自己的思维惯性,一次次坚持用大把的时间谋求更大的可能。他喜欢看着画满分数和写满指导的试卷,他喜欢整理犯错的难点,他喜欢课堂深度思考时只有他一个人回答上问题的快乐与得胜的快感。成绩自然有了起色,但绝不局限于这一学科,她的关注点也远不止他一人。多问一个题,多做一点整理,是他回馈她关心的唯一方式。
他会永远记得,高考中这一科考完,走出考场的瞬间,他觉得交了一份青春的答卷。“我们的遇见是痛苦的,是我带着刀剑消磨了你们的锐气;我们的重逢是值得期待的,我们跃入人海,我们顶峰相见”,毕业那天,她哽咽地告了别,而他慢慢收拾自己的材料,一遍遍整理着自己的书包,默默地打扫了教室,关上了灯,又与她拍了张合影,好像找到了18岁圆满的答案。
他说不清这份数不出的沉重是什么感情,但他好像明白,世间可能独此一份的复杂的心境,一定弥足珍贵。他细细品味她教他们学会如何获得知识,带给他们的启示,为他们付出的精力,以身作则的坚韧与努力,就像灯塔吧,指向着这一段路的延伸。
手机屏幕上说不上出色的成绩,就像敲定了尘埃,彻底隔断了她与他的世界,分数高低好像没有那么重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真正结束了三百余天的日夜陪伴与每日语重心长的嘱托。
可他们的故事到此也不过是个短暂的结局。
他想成为像她一样的人,那些脆弱的年轻人无法克服的懦弱、无法战胜的惰性在她的守护和敦促下都无处遁形,在班级成绩不理想、学生学习没信心的困境在她偷偷抹干眼泪后都打破了局面,应该是还有一份热爱在吧。他会成为像她一样的人,他要带着她的奉献与永不服输的品格点亮更迷茫的夜空,带着她的影子,走好人生每个下一步。
后来,他问她志愿填报有什么建议,他问她如何看待社会热点,他问她哪里适合暑假旅游;以后,他还会问她,大学要报考什么证书,考研要去哪个城市,找工作要看重什么,他在探索着更大的世界......她知无不言,她乐在其中。
七月初,志愿填报单上,无数个他带着她的建议,循着她的道,朝着成为和她一样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向前跑。
(谨以此文献给坚守高三教学一线的女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