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该周一检查的作业,拖到了今天才全部查完,实属不应该。作业的问题存在一下几个方面:1、有同学没带回家做的别的练习;2、部分作业没有完整带回,只是撕下那几页;3、卷子末尾有答案,个别同学存在抄袭现象,计算题只有结果,没有计算过程。4、一名同学记错作业并发在群里,其他同学效仿导致作业没有完成;5、有同学没做,也没有主动承认,数量上查了好几遍。针对这些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孩子提出了一些强制性要求,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什么都重要。
批完作业,翻了翻手里一本书,《把话说到孩子心里》,第一章就是: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很多父母都发现,当孩子慢慢长大后,无论怎么苦口婆心、居焦焦舌敝,孩子就是不听话,着实让人烦恼!于是,心烦气躁的父母常常忍不住甩出这样一句话——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家长觉得孩子不听话,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其实,大多数情况下,是家长还没有学会如何跟孩子说话。 有位教育专家去外地探亲,要回北京了,侄子执意要和爷爷送她到长火车站。其实这是一件很好的事,可是侄子的妈妈不答应。侄子就和他妈妈要求了半天,但还是不被允许,最后教育专家要走了,侄子“倔强”地要上公交车送她,他妈妈当着很多人的面上车拉他下去。弄得司机不知如何是好,教育专家也很尴尬,没办法,只好让司机先开车。到了城里,孩子的妈妈还是不允许他去火车站,这回孩子竟然先跑了,搞得大家哭笑不得。教育专家只好劝他妈妈先回去。他妈妈冲着跑远的儿子丢下这么一句话“回去看我不打死你!”就在教育专家快上火车的时候,小侄子终于哭了。教育专家问他为什么?他说怕妈妈回家打他,教育专家听了心里酸酸的……
在中国,像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些父母到底怎么了?他们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不会和孩子说话。很多家长更关心自己说了什么,甚少关心孩子听了什么,甚少关注孩子的想法。这样的背景下,怎么能把话说到孩子的心里去,怎么期望孩子能很好地接受家长的要求,按照父母的思路去行动呢?而对又于这种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家长能够认真反思其中原因的又有几人呢?人为什么要说话?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和交流。沟通好了,交流到位了,原来不理解的就能够理解,许多误会也能够消除。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沟通、交流。只有注重亲子间的有效交流,家长才会顺利地将孩子培养成才。当家长掌握了说话的技巧后,孩子对家长教育的逆反和抵抗就会减少,变得听话,并且向父母期望的方向努力。父母的语言是雕琢孩子成才的最锐力量无穷大,足以影响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