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珍惜时间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和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该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就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欢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就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和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进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间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间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
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间,时间,怎么费那么多的时间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马上告诉我它的容量。
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
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间,你怎么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间吗?
助手的脸红了。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间,多做事情啊!
校园青春励志故事 荐
刘月宁: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
刘月宁,现任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扬琴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主任。从8岁半接触扬琴至今,刘月宁用她手上的琴竹敲出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音乐,也敲出了一段又一段传奇故事。
从年少成名到如今走出国门,受到欧洲、印度等国家广泛的赞誉,刘月宁说:“我就是为音乐而生的。虽然我是一个性格很开朗的人,但是一听到音乐我能坐得住。我觉得冥冥之中我是有使命的,那就是这一生要把这一件事情做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刘月宁向中国青年网记者介绍,她与音乐结缘是在8岁半的时候。因为刘月宁的父母都很喜欢音乐,他们身边有很多喜欢音乐的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与刘月宁父母关系很好的喜欢弹扬琴的工人师傅认识了刘月宁,从此刘月宁就开始与扬琴结缘。
“那时候父母都觉得我年龄太小,不适合学习乐器,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我去学。结果一试我就觉得很喜欢,弹起扬琴来也不觉得累。”刘月宁说。
刘月宁的启蒙老师,也就是她父母的那位工人朋友名叫张五十,刘月宁总是亲切的叫他张叔叔。这位张叔叔让刘月宁从敲击凳子练习基本功开始,手把手教她弹琴的技法和一些小曲目。有一次,张五十给刘月宁布置了一个星期的作业,结果两三天后来检查的时候发现刘月宁居然已经全学会了,这让他十分惊讶。
在刘月宁十岁半的时候,张五十遭遇到一次严重意外。从昏迷中醒来,张五十第一件事就是嘱咐刘月宁要坚持学习,不能耽误。刘月宁说:“我特别感动,因为他睁开眼睛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
刘月宁回忆,因为当时家里边有三个孩子,家境不太富裕,“我父亲就给我做了一台扬琴,后来还把一台收音机改装成了一个节拍器。”
后来,张五十把刘月宁介绍给了当时在河南省歌舞团的桂习礼老师。从此,刘月宁就每个月坐一次两个小时的火车从洛阳到郑州,再从车站步行到老师家练习扬琴。
在刘月宁12岁的时候,她考入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刘月宁说,她是1978年4月25日入学的,这一天到现在她都记得特别清楚。在这之前,刘月宁还参加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举办的“考生汇报演出”。这年的春节,对于刘月宁而言,尤其难忘。因为这一年,刘月宁第一次来到北京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了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那时候我发现台很大,我走了好远好远,还能看见头上那么大的五角星。”
随后,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制了以刘月宁还有她的几位同学为主角的纪录片《春蕾》,记录了她们从入学到在校学习的情景。刘月宁告诉记者,《春蕾》曾在中国100多个驻外领馆播放过,片中,刘月宁以一曲《映山红》红遍了海内外。
大学生青春励志故事 荐
天下最富有的人
一次聚餐,一位朋友对我说:“在一个无人的荒野,有一位少女,一支笔,几张纸和一把锋利的刀。你想得到的是什么?”
我说:“有点儿恐怖,这个少女不会是遇到什么想不开的事情要自杀吧?”
“你错了。”朋友说,“这位少女正在创作。这是一个无人的荒野,但景色非常秀美。少女先用笔将眼前美丽的风景画在纸上,然后再用锋利的雕刀将画做成立体的剪纸,少女一边做还一边开心地哼着歌,蝴蝶在她的身旁无忧无虑地飞舞,鸟儿在枝头欢唱,少女是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无忧无虑,就像飞舞的蝴蝶,就像欢叫的鸟儿,她已经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完美的画。”
“这位少女真幸福啊!”我说。
朋友说:“不,少女并不幸福。在她8岁那年,一次车祸中她的父亲就死了,母亲双腿截肢,整日卧床不能动。她从9岁开始就承担起所有的家务,照顾卧床的母亲,家里买食盐的钱都得靠政府救济。”
“她真的很不幸!”我说。
朋友说:“不,她是幸福的,虽说她的家很贫穷,但失去双腿躺在床上的母亲是乐观的,她也是乐观的。母亲给小女孩讲故事,教她念书识字。在那样艰难的环境中,她14岁就在家里读完了高中的全部课程,后来自己学纸雕画。因为她聪明好学,她做的纸雕画栩栩如生。一个工艺美术厂家以一张20元钱的价格跟她签了订购合同。原来她家一直领着政府的补贴,有了收入的她就主动跑到政府说,自己有收入了,钱不领了,钱给那些最困难的人家吧。就这样她靠卖纸雕画微薄的收入养活着一个家。”
“上苍还算有眼,小女孩真的很了不起!”我说。
“不!”朋友说,“其实有时候上帝也会嫉妒好人。就在女孩17岁的那年冬天,她的右腿开始疼痛,逐渐加剧,最后无法站立。被邻居送到医院后,确诊为恶性骨肉瘤,医生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截肢,也就是说她的右腿保不住了。在场的人听了这个消息后都哭了,原本她的母亲就失去了双腿,动弹不得,如今她再失去一条腿,这个家庭还如何支撑下去啊?医生征求她意见的时候,她忍着疼痛笑笑说,不怕,只要我的生命还在。”
后来手术做了,失去了一条腿的她生命能否保住,还是个未知数,医生说最怕的是病变。”
“这也太不幸了!”我说。
朋友说:“不,她很幸运。她靠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病魔,获得了新生,她又靠自己健全的双手还清了所有的欠款。如今,她的母亲依然健在,已经79岁,失去双腿的她身体依然很硬朗,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她的好女儿,是女儿用单腿支撑起了一个幸福的家。”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吗?我能否见到主人公?我想去见见这个了不起的人。她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不,她比保尔·柯察金还要让人感动。”我越听越激动,我想去见她。
朋友说:“好吧!”
我们开车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朋友在一个十分阔气的标志性建筑楼前停下说:“这就是我上班的公司。”我很纳闷说:“你不是带我去见那个女孩吗?为什么到你上班的地方?”朋友笑了说:“你上去就知道了。”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女孩正是朋友的顶头上司,公司的董事长。她经营的新生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已经拥有上亿元的资产。然而当我走进她的办公室的时候,惊呆了,办公室除去一张普通的桌子,一个简单的书架,一盆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以外,简陋得让人无法相信。
朋友很礼貌地向董事长介绍了我,我上去跟她握手的时候,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只手吃力地撑着桌面。
“听了您的故事,我很感动,你太了不起了!”我说。
她笑着说:“你过奖了,我非常平凡。大家提到我的过去,都习惯用一个词是‘不幸’,其实这是错误的,我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一直以来都是。在小时候的那次车祸中,父亲走了,很幸运我的母亲还活着。因为病魔我失去了一条腿,很幸运我的生命还在。我靠努力很幸运地拥有了自己的公司,现在我是900名员工的领导,是一个好母亲的女儿,是一个好男人的妻子,是两个乖儿子的母亲,你说我不幸福吗?”她说着开心地笑起来。
之后,朋友说:“这么大的公司,你是不是感觉她很有钱?”
“是的。”我说,“这是她努力的结果,是应该得到的。”
朋友说:“你又错了,她挣到的钱全捐献给了社会,她现在已经建了300多所希望小学,80多个敬老院,她自己却一无所有,节俭得有点儿苛刻。”
“不,她是富有的,她是这个蓝色星球上最富有的人。”我说。
一个单腿撑起一片天的女孩,是她让我明白什么才是最富有的人生。
中学生青春励志故事 荐
寻找一处桃源
寻找一处桃源,一处宁静和恬淡的所在。
那里该有一片桃林,春天时扬起一簇簇粉红。那些桃树应该古老,长着老者的筋骨和白髯。那些桃树又应该年青,结出少女般娇艳的果实。桃林近处会有一口水井,青石砌成井台,苔藓爬上脚板。那井里会有一只绿色的青蛙,睁着明澈的眼,唱着响亮的歌。
该有一处房子。红色或蓝色漆就,不大,却很精巧。有尖尖的挂着阳光的屋顶,有直直的散着炊烟的烟囱。房前会有一个篱笆,外面是开满油菜花的田野,里面是开满玫瑰花的小院。田野里会有一条羊肠小路,路边会有几棵白桦或者香樟。玫瑰园里会有一张躺椅,趴一条土黄色的狗。狗吐着粉红的舌头。躺椅轻轻摇摆。
不远处当然会有草地。清晨的草地是凉的,挂着露珠;夜里的草地是暖的,散着温香。草地散着或甜或苦的气息,走上去,或坐上去,或跑两下,或躺下来,都是一种至高的享受。甚至可以把饭桌搬到这里,甚至可以不打帐篷露宿。没有人在意你和干扰你,你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由的。
远处有山。山是很绿的那种。山上会有松树,有知了和野兔,有蘑菇和美丽的石头,有山鸡蛋和小虫的啾鸣。那山也是属于你的,因为这是一处桃源。
没有电话和网络,没有信件和明信片,没有公交车和出租车,没有信用卡和小区保安。在这里你会享受从肉体到心灵的最充分的自由,似乎全世界上只剩下你。
你当然向往这样一处桃源。你迫不及待地奔向你的桃源。我知道你厌倦了世俗,你渴望恬淡和宁静,安逸与自由。
你会在这里住一天,住两天。住一个月,住两个月。住一年,住两年。可是我还知道,你不可能在这里住一辈子。因为终有一天你会厌倦,就像厌倦世俗般厌倦桃源。
是的,这里有桃林。可是桃林里不仅有桃花,还会有害虫。那口水井里可能根本没有水,或者,即使有,也被那只可恶的青蛙搞脏。
你的房子夏天可能漏雨,这需要你不停地补修。冬天它可能奇冷,你在屋子里升起一团火,浓烟将你的脸炝黑。还有草地。草地上当然有鲜花,有蝴蝶,可是草地上还会有蚊虫,有毒蛇。山上有野兔和鸟蛋,还会有蝎子和野兽。总之你的桃源并不只有美好,你的隐居,更似探险。
这种探险是异常艰苦的。你喝的水,需要自己去挑;你吃的面,需要自己来磨;你喝的酒,需要自己来酿;甚至,你住的房子,也需要自己来盖。你寂寞了,不会有人陪你聊天;你生病了,不会有人前来探望。那是真正接近于原始的生活。那种生活,对心灵,或许是一种净化,但对身体,无疑于一种折磨。
很多人经历过这种生活,比如陶渊明,比如梭罗。我相信他们是快乐的,这种快乐恰好跟生活的艰辛成正比。我更相信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忍受这种艰辛。——把桃源当成度假胜地可以,但要定居,需要很大的勇气。
其实陶渊明和梭罗的桃源,也并不彻底。那还不是真正的桃源,即使他们把自己隐藏起来,仍然算不上真正的隐居。他们有书籍,有猎枪,有朋友,有聚会,他们偶尔或者经常遭受打扰。他们跟市井和世俗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做不到完全隔离。
我指的是,一个被世俗浸淫过的人,根本不可能回归桃源。即使你可以回归苦难。即使你抛开书籍和猎枪,朋友和聚会。或许肉体可以,但精神不可以;或许形式可以,但本质不可以。我们永远不知道真正的桃源在哪里,也许可可西里或者非洲丛林真有那样一处人类未曾到达的地方,但假如我们知道,假如我们过去,那里便再也不是桃源。那里变成现代社会的一角,它跟现代社会惟一的不同之处在于,那里的生活,接近于原始。——真正的桃源是不存在的。那只是一个传说。
那么,到底有没有桃源?我说,有。
真正的宁静,或者回归,我认为,不是寻一处地理意义的桃源,而是寻一处灵魂意义的桃源。那是一片虚幻的桃源,它藏在你心,由你构建。所以,每个人的桃源,其实都不一样。你的桃源是一片草场,一座青山,他的桃源,或许仅仅是一栋木屋,几句诗行。你生活在城市里,走在大街上,坐在办公室里,躲在咖啡馆的某个角落,只要心中藏一处桃源,那么,无论你在干什么,无论你在哪里干什么,你都是陶渊明或者梭罗,甚至,你比他们更加彻底和高明。那是由你构建的真正桃源,那是灵魂的桃源。那里只有宁静和美好,没有阴暗与艰辛。你是那里至高无上的国王,或者与世无争的农夫。
其实,寻找一处桃源,就是寻找你的内心。
我的青春励志故事 荐
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开得模糊,阳光里飘起,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玩耍,空气里弥漫着花香,沁人心肺。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春色惹人醉。
可是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并且毫无章法。灾难突然间来临,令她猝不及防。现在几个月过去,她仍然不习惯手里的棍子,不习惯战战兢兢地走路,不习惯眼前永远的黑暗。女孩面无表情,棍子戳戳点点。于是,那棍子,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老人发出极其轻微的“嘘”的一声。
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你不用解释……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可是孩子,老人说,难道春天只是为了给人看吗?难道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或者,就算我今天没有坐在这里,就算我今天也没有看到它,就算整个春天都没有人看到它,它会因此而开得松懈吗?
……
还有无数山野里的花花草草,有多少人会注意它?或许它的一生,都不会被发现,被关注,被赞美,可是,它们为此而懈怠过吗?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比如我眼前的这一朵,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去开放呢?
……
春天或许是花儿最美的季节,却绝不是惟一的季节。你该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籽。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籽……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你认为呢?
……
你在听吗?孩子。
是的奶奶,我在听。
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你还可以去触摸,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土地和水,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您是说,用爱吗?
你认为呢?你该知道,在这世上,除了你,还有你的父母,你的亲人,爱你和关心你的人……如果你连春天都不再去爱,那么,你怎么去爱他们?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只要你是快乐的,那么,你的亲人也是快乐的。只要他们是快乐的,那么,你也就快乐了。我说的对吗?孩子。
……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那些叶子很小,漂亮的心形……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它们……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柳絮落下来了,就像一条一条调皮的毛毛虫……
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然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她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春光美,春色惹人醉。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关于青春的励志故事 荐
迈克得了一种罕见的病。他的脖子僵直,身体僵硬,肌肉一点一点地萎缩。他的病越来越重,最后完全失去了自理能力。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保持一种固定且怪异的姿势。他只有14岁,14岁的迈克认为自己迎来了老年,不仅因为他僵硬的身体,还因为他的玩伴们,突然对他失去了兴趣。
母亲常常推着迈克,走出屋子。他们来到门口,来到阳光下,背对着一面墙。那墙上爬着稀疏的藤,常有一只壁虎在藤间快速或缓慢地穿行。以前迈克常盯着那面墙和那只壁虎,他站在那里笑,手里握一根棒球棒。那时的迈克,健壮得像头牛犊。可是现在,他只能坐在轮椅上,任母亲推着,穿过院子,来到门前,靠着那面墙,无聊且悲伤地看着面前的三三两两的行人。现在他看不到那面墙。
14岁的迈克曾经疯狂地喜欢诗歌。可是现在,他想,他没有权利喜欢上任何东西——他觉得自己像一位将死的老人,是这世界间的一个累赘。
可是那天黄昏,突然,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照例,母亲站在他的身后,扶着轮椅,捧一本书,给他读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迈克静静地坐着,心中盈满悲伤。这时有一位美丽的女孩从他面前走过——那一刻,母亲停止了朗诵。迈克见过那女孩,她曾和自己就读于同一所学校,只是打过照面,彼此并不熟悉。迈克甚至不知道女孩的名字。可那女孩竟在他面前停下,看着他,看着他身后的母亲。然后,他听到女孩清清脆脆地跟他打招呼:“嗨,迈克!”
迈克愉快地笑了。他想,原来除了母亲,竟还有人记得他的名字,并且是这样一位可爱、漂亮的女孩。
那天母亲给他读的是霍金的故事。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一位身患卢伽雷氏症的强者。他的病情,远比迈克的严重和可怕。
那以后,每天,母亲都推着他来到门口,背对着那面墙,给他读故事或者诗歌。每天,都会有人在他面前停下,看着他,然后响亮地同他打招呼:“嗨,迈克!”大多数是熟人,偶尔也有陌生人。迈克仍然不能动,身体依旧僵硬。可是他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累赘。因为有这么多人记得他,问候他。他想这个世界并没有彻底将他遗忘。他没有理由悲伤。
以后几年里,在母亲的帮助下,他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诗。他用微弱的声音把诗读出,一旁的母亲帮他写下来。尽管身体不便,但他过得快乐且充实。后来他们搬了家,他和母亲永远告别了老宅和那面墙。再后来,他的诗集得以出版——他的诗影响了很多人——他成了一位有名的诗人。再后来,母亲年纪大了,在一个黄昏,静静地离他而去。
很多年后的某一天,他突然想给母亲写一首诗,想给那老宅和那面墙写一首诗。于是,在别人的帮助下,他回到了老宅。
那面墙还在。不同的是,现在那上面,爬满了密密麻麻的藤。
有人轻轻拨开那些藤,他看到,那墙上,留着几个用红色油漆写下的很大的字。那些字已经有些模糊,可他还是能够辨认出来,那是母亲的笔迹:
嗨,迈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