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分别是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来论述乡村不需要文字。从空间上来说,中国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在乡村里每个人与每个人日常接触、互动很多,人与人之间足够的了解,人民们凭借着一些蛛丝马迹就可以判断,因此不需要文字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文字虽有着一些极好的优势,比如能够使人们进行间接的接触,从而传递信息。但是在乡村里,每个人都是face to face,这种间接接触反而没必要。使用文字反而会有词不达意,文不传情的可能。所以,乡村空间上的狭小使得人们接触密切,形成这种个人对个人,点对点的关系,人们的直接接触足够多,不需要文字这种间接接触的传媒。从时间上来说,中国乡村一直延续着经验的“代际传承”的习惯。开篇的时候费孝通就提到,中国农村大都是靠土生活,而土石不能搬运的,人们就依附在土上,世世代代不变动。不变动是一种常态,变动反而是一种变态,这使得乡村具有了一定的稳固性。文字是一种所组成的“词语”,是把具体的情境抽象成一套普遍应用的概念。人们会生老病死,刀也隔离不了如流水般的时间,“词语”“概念”“句子”“文化”能够使得人们的经验进行传递,不仅是个人的、家族的,甚至是整个民族的。而乡土社会足够的稳定使得人们的生活如模板复刻一般,子辈走着父辈们曾走过的路,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请教父辈,问题也变迎刃而解。也就是说,人们的代际之间足够生活经验的传递,不需要用文字进行记载。因此,从空间上和时间上说,乡村的人并不是智力上的“不能识字”,反而是他们根本不需要文字。
2019.12.2(补201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