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职于一家银行,我一直以为生为一个银行的行长,应该是属于雷厉风行,而且处于中高层领导人的他们,应该会有更多的生杀大权。
其实不然,跟那么多任行长相处下来,我发现其实行长也有害怕的东西,害怕的人,他们也会抱怨与不满。
他们面对直属上司领导也会产生惧怕的心里,就像普通职员害怕他一样,他也会在职业生涯上遭遇令他不满意的事情,也会在饭桌上吐槽自己的那些不愉快。
其实说白了,大家都是打工的,并不是高层的领导就可以随心所欲了,只是相对于底层的员工来说,他们相对会比较自由。
自由从何而来,肯定要拿业绩说话,业绩做的好,你就可以大胆的在领导面前提条件,业绩做的差,你也会有丢失权利的风险。
其实就像学校上学的时候一样,老师们总是喜欢学习成绩优秀又乖巧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会让他们省心省力,成绩上去了,老师们也会得到相应的奖励政策,而那些调皮捣蛋,成绩又差的学生通常让老师时时的头疼。
在一家银行里,大部分人了解以及面对的都是柜员、保安跟大堂经理一类人,你一说你是在银行上班的,大部分人浮现的情景就是那个坐在橱窗里,问你需要办理什么业务的柜员。
其实在银行里还有许多的职位,柜员只是银行办公人员的一小部分,银行设有总行、分行、支行、分理处,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一般的分理处都不处理公司业务(对公业务),只是处理一些简单的对私业务,比如存取款、开卡、开通短信服务、缴纳水电费等;再上一级是支行,支行一般都有对私跟对公业务,有些支行对私与对公业务是分开的,有些是综合性的,就是不分开办理的;然后是分行,分行相对于总行来说是处在不同市的一个行,比如你的总行在北京,那么再在北京其他区开这家银行,只能开支行跟分理处,而在其他市,比如上海市,你可以开一个分行,再开些支行跟分理处;总行的话就是那个银行的发源地,总行只能有一个,就像公司的总部一样。
分理处一般就只有几个柜员跟一个授权人员;而支行就配的比较多了,像我们支行,有内部人员(柜员、出纳、综合员、主管),外部人员(大堂经理、家庭金融服务经理、小额贷款部、客户经理、行长),而家庭金融里又分了普通的家金服务人员、主管、团队长,客户经理还配有审计综合员、助理等;分行是总行的缩小版;总行的职能部门就更加齐全,有运营管理部、家庭金融部、公司部、电子银行部、银行卡部等。
总的来说,银行其实也跟公司差不多,只是我们接触的第一类人员就是柜员,所以总是一说起银行人员就想到了柜员。
其实柜员只是银行的一小部分。
上了几年的班,才发现,很多上级压下来让你做的事情,是由他的上级压给他的,一层一层,层层递压,源头就是那个最高层,也许就是可以什么都不干就拿着红利的股东或者董事长跟董事们。
公司的目的不是给你创造利益,而是你给他们创造利益,你的上级只是他们多花些钱雇佣的职员,这样做就是为了更好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为股东创造利益。
无论从底层到中层再到高层,只要是雇佣关系,都只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差别就在于谁拿的钱少谁拿的钱多而已,但是本质上都是被剥削者,只是剥削的程度不同,但是最终目的就是为股东创造利益。
所谓打工就是,你创造的十分利益,有九分是给别人的,有一分是留给自己的。
正像以前读到的一篇文章,有个男的搞工程的,他跟他的几个同事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几乎不眠不休的奋战了一个月,经过几次周旋后,项目终于完成,这个项目价值一百万,老板拿了十万给他跟他的几个同事分,每个人也就分到了一两万,而扣去成本,老板净赚了八十万左右。他们的劳动实际上值一百万,但是真正对自己有效的却只有百分之一到二左右。
这也许就是打工跟创业的区别吧。
碰到好点的老板也许就人性点,但是这几率也是足够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