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识产业的目的,是帮我们从垃圾信息洪流中摆脱

2016,是信息付费元年。

这一年,不经意间,当年我们误以为不会为信息付费的人,已默默实现成为付费用户的转变。

视频会员、音乐包月、读书社群、知乎Live……那些我们不会付钱的东西,到现在反而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而其中,为知识付费,显然成了一种新兴的产业。知识变现这个词,现在也在网上越来越火。

从知乎上的大V摇身一变,网课、社群便如雨后春笋;得到、分答也早已如火如荼;乃至微信公众号也在加紧筹划着付费订阅的新项目……整个互联网似乎出现了一场知识的狂欢。

曾经,我们运用专业知识,创造产品以获利;如今,我们分享知识,本身就成了获利的途径,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再者,我们也不能忽视,知乎上仍有一股思潮,反对新兴的知识变现产业,坚持传统阅读体验的优越性,他们又在焦虑什么?

这个知识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做,才不会陷入注意力稀缺的漩涡,才能将自己的专注力把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被各种信息魅惑?

这个知识变现的时代,我们究竟是在面对陷阱,还是机遇。

✦知识付费产业缘何而兴起?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观念的改变也定非一日之功。而这其中,便有一条核心的基础——互联网付费已变得便捷。

每个人都有逃避思考的倾向。当过程繁复时,便会放弃。当年的互联网支付虽谈不上让人发狂,但也远远不如当今微信支付宝的轻轻一扫。门槛的降低使得一切似乎水到渠成,就差动力上的临门一脚。

而这股动力,也许也暗含着,面对层出不穷的黑天鹅事件的恐惧。但至少,随着社会运动,反手机、反低头族的思潮已经传遍了每个角落。人们也恐慌,但就是放不下那一屏亮光。

而在恐慌之中,寻求“学习”,也许就是对自己最大的救赎。

我相信,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花了钱报名的线上培训,多半最后不曾去听。因为对他们而言,自我救赎的目的,在报名的那一刻就已经达到了。

“我学习过,我并非碌碌无为。”

把部分视作整体,本就是生物性的一部分。更何况自己为自己制造假象。

但是仅凭寻求自我安慰这一点,并不能撑起一个产业。大多数人之外,还有少数人。这些渴求真正的技能的人,才是知识产业真正的用户群体。

“互联网时代,信息过溢,注意力稀缺。”

这句话已经被不同的人说过上亿遍了,但我们仍可以将其奉为圭臬。这确实是这个时代的真实写照。

人的内心总是有着对信息的渴求。自古便是如此。那个茹毛饮血的年代,谁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谁就能避过一次自然灾难,谁就能躲过一场猛兽的袭击,谁就能捕获更多食物,谁就能更好地生存下来。

但是不幸,那是一个信息稀缺的年代,而我们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祖先将信息的渴求通过基因传递给了我们,而我们却因此陷入了信息的汪洋,在漩涡中沉沦。

这真的是一个信息过溢的年代。尽管,是垃圾信息过溢。

但沉沦中总有人清醒。信息洪流冲击之下,总有人在寻求困境的出口。而解决方法说起来也很简单。信息过多,我们的路途就是筛选与综合。

感谢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才能以愈来愈低的单位成本,接触到愈来愈多的各种真实知识。知识的取得必然会变成全球性且民主的,而且不久后将在各处的电视和计算机荧屏上出现。之后呢?答案很清楚:综合。

在快被资讯淹死的同时,我们迫切需要的是智慧。因此,能够在恰当时于刻把正确资讯组合起来并进行严谨思考后做出明智的重要决定的综合者,将是未来主宰世界的人。
——[美]爱德华·威尔逊《知识大通融》

知识付费产业就是这样,它只不过是帮你扮演了筛选与综合的角色。如果我们想绕开他们去找,花费时间和精力,我们也能找到。但是我们没那个时间。

从繁复错综的信息世界中,抽离出那部分有价值的东西,不管是刻意的,还是经过自身沉淀的,把优质内容给你,而我们只是在为筛选与综合付费。

从这个角度讲,你应该精简你的内容来源,贪得无厌地报名过多的课程,反而又会让你陷入过溢的知识漩涡,无从选择。

✦意料之外的一次反抗

如果只是兴起,在这里,我就可以结尾了。

但是故事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知乎上,当年也曾掀起了一次反抗。他们举着新知识产业必亡的大旗,坚持呼吁着,唯有读书,才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唯一途径。

这一次,他们主要列举了三宗罪:

1.利用人性牟利。新知识产业是在利用寻求自我安慰的人性,即让你以为“我学习了”,这一心理弱点以牟利。实际上诱导了好多,并没有打算真正参加活动的人的付费冲动。

2.二次加工导致价值失真。大部分产业依靠“代你咀嚼”式读书来发展内容(如罗辑思维),即是对原有书本上信息的二次加工而成,其价值含量小,而且带上了加工者理解上的偏差。

3.碎片化不成体系。内容的发布时间相对阅读要短小很多,但是却因此缺少了成体系的知识系统。总而言之,我们还是在做碎片化的吸收,而不能真正得到知识的要义与体系。反而让人逃避了真正精深、有体系、有价值的原著阅读。

这群人举着新产业必亡的大旗,在各个角落喧嚎。妄图营造出新知识产业命不久矣的假象,也试图表现出自己高人一等、似乎早已看透了一切的优越感。

然而现实,并不会像他们想得那么简单。

其实,每一次信息媒介的更迭,都会掀起一场反对的思潮。

当智能手机兴起的时候,便有人呵斥,它把完整的信息撕裂,我们失去了精深阅读的能力,进入了碎片化的生活;当电子书发展的时候,也有人站出来,称其没有纸书的质感与油墨香气,也不便做笔记,不管怎样,总之迟早要完……

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上追溯。柏拉图借人之口指出文字导致了记忆术的衰落;西方古登堡印刷术的推广也让宗教统治者感觉恐慌;而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则是对数次媒介变革中又一次的反进步思潮的奋起反抗……

你的这个发明会使学会文字的人们善忘,因为他们就不再努力记忆了。他们就相信书文,只凭外在的符号认知,并非凭内在的脑力回忆。
——柏拉图《斐德若篇》

同样的,反知识付费产业的思潮,也在意料之中展开。而其阵地,便是自诩所谓精英阶层的知乎用户与自媒体。

✦重新评估:价值在何处

如果我们想真正拨开迷雾,那么我们就必须,对反对者的声音予以考虑。

我对上面三点反对意见都承认了。

利用人性,确实如此;价值失真,无可辩驳;碎片化不成体系,也真实存在。

但是真的只有这样么?

要知道,世上没有是非黑即白的东西。一个拥有理智思考的人,不能因为事物有一点坏处,就唱其衰;亦不可因为有点好处,就单单只唱其白。

商业活动脱离过人性么?又有多少人不在自嘲,所谓“买书如山倒,看书如抽丝”。书犹如此,此何以堪?对,这确实是个问题,但并不足以上升到此行业必将衰败的层面。

价值失真确实很严重么?的确,谁在解读时,都会带上一点自己的色彩。但是我们又不是在解读古籍,失真不会太大,基本上不会影响到知识的内容。

碎片化真的那么有害么?我想,相对于完整阅读一本书来说,听一节内容的投入产出比,已经足够大了。我们不能拿花一天时间潜心阅读一本书,和在地铁上抽出10分钟听一节内容的收获进行比较。况且后者的效率,很显然已大于前者。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去完完整整阅读所有领域的书。

知识付费产业有缺点,我承认。但是单凭这些就武断地声称其衰亡,必是荒谬之举。

✦反抗的根源,精英之恶

但是,到底为什么,有人要对这种产业进行反对呢?

要知道,人从来不是纯粹理智的动物。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但确实,我们往往会先做出感性上的判断与结论,再去试图寻找这一结论需要的、看似理性的支撑。

而这场思潮背后的原始动力,和以往并没有什么不同。

说到底,便是既得利益者的恐慌。

1

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让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说,你使用传统的读书法,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就了一定的社会地位。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方法,能让人在短时间内接近你的水平,你是否恐慌?

而恐慌的下一步,就是否定。

就像当年柯达否定数码相机,诺基亚否定苹果一样。

我害怕,所以我否定。你不能威胁到我的地位,你的方法,肯定有问题。

而否定潮流,执迷不悟者,终究会被抛弃。

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

2

其次,批评来于竞争。

如果你看到一些意见领袖,在文中大肆批评现存知识付费产业的种种问题。那你千万不要惊讶于,到文章末尾会看到,他自己开设的网络培训或者读书社群。

一个人在提出批评之后,再开课,先抑后扬,必然已经思考并实践了其改进。

竞争是批评的源泉,而批评便是产业改进的动力。而这种探索,终会让这个新行业的发展更加蓬勃。

✦思考:知识的媒介差异对我们真的重要么

其实,不管是读书也好,看手机、听播客也罢,都是在对信息的获取。虽然说载体的不同,但是如果同样都是优质信息,其实并不用在意,我们是从书本上还是屏幕上得到的。

我的朋友称这种想法为新的“读书(媒介)无用论”。

他说这个想法,终于解决了自己“一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的顾虑,从而开始安心地随意选择自己的阅读方式。

其实这个想法很好。当你通过独立思考真正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可以说你的阅读思维与习惯就会随之改变。

自然而然就会把手机上的好文章,以读书的方式来看,专注地去看。而不是下滑一下上划一下,随意点击出现的图片与链接,15秒内就直接退出了,而浑然不知自己毫无所获。

媒介在大部分情况下,给人最多的是心理感受。同样的内容,如果以潦草的字迹写在废纸上,和书写优雅再加上装裱起来,人自然会予以不同的重视程度。但其实本质并无不同。电子屏上思想和精装书里的思想,也没有什么两样。

所以说,这层心理感受,只要你意识到其存在,就可以突破它。

✦变化带来的机遇

这也许会导向一种知识的繁荣。

而这种繁荣的特点,在于有价值内容的快速流动。

显而易见,新产业降低了知识共享的门槛。相对于动辄数月的写书而言,一场知乎Live可以在几小时内实现自己的知识变现。

此外,大部分内容分享,面对公众,内容是特定领域的基础内容,只要在垂直领域小有名气就都可以站出来分一杯羹。

再加上基于互联网,参与人数理论上无上限,每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相对较少,实现了一种听者低成本、讲师高收入,两方都乐意的大好局面。

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每个人每天的专注力都是有限度的。我们要面对自己本行业内的事务与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足够的专注力去精深阅读其他方面的书籍。而新知识产业提供的内容,虽然在深度上欠佳,但是精力占用少,信息优质,提升快。仍然是我们应该接受的知识途径之一。

此外,还有一点,付费能够提高对内容阅读或吸收的完成率。这很好解释,正因为付过费,才能珍惜。

✦如何在新的时代独善其身

首先我们要明白,知乎上少数人掀起的反媒介进步的思潮,是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偏颇思想。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学习底层心态,勇于拥抱新事物,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

从意识上,我们要认识到所谓媒介无用论。坚信无论以什么为载体,只要信息有价值就好,都可以拿过来,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也不能任由碎片化信息的吞噬。在这个时代,需要转变传统的知识管理观念,掌握互联网时代碎片化知识管理工具(如印象笔记等应用),将网络课程课件或网页内容摘录上传。通过对文件的快速检索,以构建第二大脑。

明确读书或者课程才能收获真正完备的知识,但是尽管体系完备,又由于易受到干扰难以坚持。我们要掌握专业知识,必须走艰苦的路。但是在线知识可以作为一个碎片化的补充和拓展,也可以针对并非本业的内容进行学习,与精深阅读并不冲突,何乐而不为。

新知识产业的目的,便是帮我们从垃圾信息洪流中摆脱。

所以请拒绝订阅过多的内容。否则你还是会回到最初的原点,面对信息压力,陷入信息的洪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602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442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878评论 0 34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306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330评论 5 373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71评论 1 28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82评论 3 40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00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512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65评论 2 32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94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732评论 4 32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8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8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12评论 1 26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536评论 2 354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828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