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7年,唐太宗李世民正式登基,开创贞观之治的第一年。距长安以西300多里陈仓旷野里,惊现十块刻有文字的花岗岩石头,体形庞大,直径约一米。奇怪的是这些石墩好像是一个模子里扣出来的,其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狭下大,中间微突,文字更是无人看懂!
这十只石鼓,每个都刻有文字,共700多字。每字约二寸见方,风格独特,既不像西周金文那么随意豪放,也不像秦小篆那么规范纤细,字体开朗、圆润,工整,可以说是稀世遗文。当时的金石学家从未见过这种字体,据说有人去问韩愈,韩愈摇摇头“嘿嘿,李白,杜甫都不认识,何况我乎?”。后来认定这个是介于甲骨文和小篆之间的大篆,被称为石鼓文。
石鼓一现,天下轰动,后世文人骚客多为此吟诗做赋,如杜甫、韩愈,苏轼。文字更是一绝,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纷纷前往临摹作拓。
千年一来,石鼓历经沉浮,时而珍藏于府学,皇宫,国子监,孔庙,受万众瞩目;时而流落于荒野,甚至做过屠夫的磨刀石。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所幸拓片流传,能几番丢失,几番重现 。至今保存较完整,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馆。
石鼓,号称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石鼓文亦为书家第一法则,具有很高的文史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石鼓发现地宝鸡则建起了中华石鼓园、石鼓阁。里面展示着石鼓的复制品,是宝鸡市地标性建筑。听说,登阁远眺,可鸟瞰宝鸡全城,不亚于滕王阁,黄鹤楼,夜景尤美。于是和朋友刘决定夜游石鼓园。刘,严谨,稳重,博学,善究,性行淑均,我视为兄长,19年前与我一起在西大进修,志趣相投,几乎形影不离,从此人生多一知己,增一良友。
穿过一片灯火辉煌的“陈仓老街”,建筑多是仿周秦,古朴,威严,毕竟宝鸡是周秦文明的发祥地。远远望见一廊桥,也是仿古建筑,霓虹璀璨,勾勒出一座座门楼的雄伟造型,很容易想起阿房宫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据说桥长600多米,横跨渭河,气势如虹。
远处就能看见地标建筑,一面山坡,由低到高,耸立着一片光芒闪闪的恢宏建筑,颇有些像古埃及的风格,坡顶上,一座大鼓状巨石,仰面躺着,全身金光笼罩,如太阳神,似像浩渺天空传递信息,神秘,庄严。石鼓阁则如悬在天上的宫殿,巍峨高大,金碧辉煌,颇令人神往。
漫步石鼓园,几乎很少见行人,林木茂密,显得有些暗,夜风袭来,飘来一丝凉意。石阶小径,幽深曲折,拾阶而上,不时有暗淡的路灯,默默地站着,将我们的身影投下,孤单单的,相伴的只有斑驳的树影。偶尔有猫狗从树丛中窜出,却不叫唤,凝视我们一会,又悄悄的走远。
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来到鼓阁身边。查阅资料知道,鼓阁高56.9米,建筑面积7200平方米,仿周秦建筑风格,采用外五内九的层级设置,喻示着周秦文明在中华民族史上的尊崇地位。可惜晚上,不能入内观赏,绕阁四周,夜观山城,繁华似锦,不愧陕西第二大城市。阁前有广场,有雕塑,貌似皇帝出巡。
宝鸡是中华文明的根,先不说神农氏生于姜水,种五谷,尝百草,使祖先告别茹毛饮血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兴旺打下坚实基础;周公制礼,使儒家文化有了赖以发展的根,从此华夏大地被冠以“礼仪之邦”;秦王朝虽然短促,但北却匈奴七百里,南横扫百越,开疆拓土,功在千秋,如不是百万精锐征战在南北疆,岂能亡国。秦虽短,却奠定了当今中国的基本版图。
石鼓文现在已辨认,初步认定石鼓刻于先秦时期,但具体年代说法不一。
十鼓诗篇分别是《马荐》,《汧殹》,《霝雨》,《虞人》,《作原》,《銮车》,《田车》,《而师》,《吾车》,《吾水》记录了秦几位君主数百年的事迹,多有游猎场景的描述,看来古人也有写游记的爱好。
中国青铜器博物院,中华石鼓园内的另一个标志性建筑,是全国惟一的以青铜器命名的专题博物馆。文物珍宝甚多,可惜晚上闭馆,打算天亮再来细看,下山,出园,回首,灯火依旧灿烂,待明日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