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彼得堡玩了七天,第六天的时候,
大宝问我:“你喜欢这里还是喜欢新西伯利亚?”
我:“喜欢新西伯利亚,因为新西树多。你呢?”
大宝:“我喜欢这里,这里很美!”
第一天
刚出机场,头发就被大风吹得糊了满脸,幸亏不是假发。从新西到圣彼得堡,其实算是从亚洲飞到了欧洲,恰是靠窗的位置,向下望时,除了云,就是绿色,俄罗斯的森林覆盖面积,实在让人艳羡。
在宾馆办好落地签,大家直接找了家俄餐厅,要了шашлык(烤串)。俄罗斯烤串和中国的不太一样,或者可以叫做烤肉“块”,因为它足足有女孩儿半个拳头那么大,味道倒是很好。
吃饭的时候,进来了一个羊毛卷阳光大男孩儿,热情地用英语和我们打招呼,大家笑着用俄语问了声好,男孩儿很惊讶,告诉我们,来这里玩的人很少有会说俄语的。听说大家是来自中国后,竖起了大拇指,笑容更明亮了。其实听了俄罗斯人的英语后,首先想得还是他们是不是在说俄语,因为说得实在是,你要是不会点俄语,有些英语估计你是听不懂的。对比之后,才知道中国人的语感真的很好。
很多俄罗斯人都喜欢这样的说话方式:先打听你的祖国,然后再惊呼状夸赞一下。以此来增添亲近感。不得不说,这招真得很管用。
男孩指着店里的钢琴,问我们:“有人会弹吗?”大家摇了摇头,男孩说他也不会,可他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就“装模作样”地坐在那里,弹起了“1234567”,弹的时候还不忘回头冲大家微笑示意。可这来自中国的几个女孩儿只顾着埋头解决眼前的烤肉块了……
吃完饭,我们穿过公园,来到了涅瓦大街。
街上有很多“富有生机”的小画亭,里面的画虽然简单却很有趣。
画亭旁边通常都会驻守几个老画家,为过往游客作画。朋友也找了一个面善的老爷爷画画,可老爷爷的画却不像他人那么“面善”。画完,大家都“夸”朋友是从画里走出来的。
涅瓦大街上的每一栋楼房都会有些“小心机”,细看总能发现惊喜。
我们沿着涅瓦大街走到了涅瓦河。
天色转阴,河水也变得同乌云一个颜色。可这并不影响大家的兴致,圣彼得堡的天气本就多变。
河上不时地漂来一船船游客。他们通常都会热情地和桥上的人打招呼,对岸上的人却是很少理睬。
因为抵达圣彼得堡时已是中午,所以几乎整个下午都在“逛街”。在“青铜骑士”下面见到了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露背的伴娘很美。可后来我们才发现自己认错了“青铜骑士”,不知彼得大帝会不会生气,哈哈。
第二天
我们住在涅瓦大街的临街,几乎每次出去玩时都会路过涅瓦大街和涅瓦河,这一日竟偶然间看见了一位在木板上画画的老爷爷,说不清当时的感觉是震惊还是激动,总之最后都化作了对圣彼得堡的喜爱,这是一座浪漫又充满艺术气息的水城。
天气预报说是那几日都有雨,所以大家就趁那雨水还没落下来,先坐船环岛一周,看了下阴天的圣彼得堡。可事实证明,圣彼得堡的天气预报是我见过的最不正经的天气预报。
第三天
滴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美的教堂,外表很华丽,内部也建得比较大气,很适合拍照,来此观光的人也相对多一些。
另一个比较出名的教堂是“喀山大教堂”,去那里礼拜的人更多一些。出于礼貌,大家进去之前都会把头发包住。
第四天
圣彼得堡最出名的两宫,就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冬宫,和彼得大帝的夏宫。冬宫和夏宫之间只隔了“一条船”的距离。
夏宫以喷泉出名,园内有多处造型各异的喷泉,风光极美,还有很多爱吃面包的小松鼠。
第五天
艾尔米塔什,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据说要看完这里的馆藏至少需要27年。人多时,排队也要花上“两年”。不过等得很值,因为就连窗帘都很漂亮。
第六天
彼得要塞几乎一直没起到军事作用,后期被当做监狱使用,多少有些阴森。第一次“进”监狱,里面虽然干净整齐,却十分昏暗压抑,让人有些透不过气。
圣彼得堡最吸人眼球的就是夜半“断桥”,每天半夜一点十五,涅瓦河上的六座石板桥会伴随着音乐先后断开,届时,许多船只一齐涌入,船上的游客打开香槟,掺入雪碧,将美景同美酒一同饮下,岸上的情侣也纷纷忘情拥吻。单身狗如果跑快点,一个晚上能看六次断桥,不过在船上看,视野更好些,受的刺激也更小些。
第七天
圣彼得堡是个会让人上瘾的城市,每一条大街小巷都是风景。其实旅途对于我来说,更是寻找自己的过程。是那些“偶遇”,让我一点一点地认识了自己。
第七天,大宝又问了我一次,“喜欢新西还是喜欢圣彼得堡?”
我:“都喜欢,圣彼得堡很美,但我向来情短,还是不要留在这里,免得折了心中那份念想。新西的森林我却是割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