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中的“礼”与“仪”
——人际交往中的“道生一”
礼:礼节,仪:仪式。人际,怎么定义?请问:子、女(单人)与母、父之间,算不算“人际”——当然算。不但算,而且是。子、女与母之间的二人世界,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有句话说“一个好的女人,旺三代:自己、上代、下代。”就是这个意思。)
1、先称呼,(稍停顿)再说话。(先引起对方注意,确认对方知道、并同意“听你说”时,再说)。
2、长辈叫,听到了,要先吱声(表明:“我,已经听到”),并尽可能迅即到长辈面前(听候吩咐)。
3、双手,递物、接物。
4、 “出必面,返必告。”——《弟子规》
5、自理:孩子能做的事,尽可能,要让他,自己做。让孩子动与作,就是让他动脑筋、成长。不让孩子做(事),就等于变相剥夺了动脑筋(思考)、成长的权力。6岁前,生活能自理;6~9岁,学习能自理,——这就是一个后续能比较顺利成长的孩子,一个能够“独立生存”的国民、“地球村村民”。
6、自主:孩子的事,要尽可能,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7、自律:自我约束(不能做)、自我克制(忍住)、自我规劝(自己说服自己)。《老子》的“少私寡欲”,儒家的“慎独”,佛家的“八戒”……在此点上,具有“不约而同”的一致性。古今的一切贪、腐,均在于缺乏自律(不能腐、做人底线)与他律“不敢腐”。
8、两观、三观与五观
中国的成年人,好说三观:即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事实上,人,从生到死,形影不离的还有两观——得失观(《德道经》第一章论德,31不积,5章中和·损益观,7章立戒),生死观(《德道经》77章尽己,13章生死)
三观,对普通老百姓来说,显得“大而空”。而明生死(观):你为什么而活着、为什么要活着,如何认识“死”;定得失(观):什么可以“得”,什么不可以“得”(很多时候,“得”时已失,“失”反而是得)——是每一个人,从小到大,到老,时时刻刻都需做出或面对的选择问题。 <道历47170209(日)5:19~>基于此,在下认为,得失观是价值观的核心,生死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即两观(得失观、生死观)是本,先形成;三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末,在两观之后,才能形成。<~5:35>
二、(20190816(五)11:41~)心态与礼仪:心态是礼仪的基础。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从人苗抓起,更为重要。人苗期:一、0~3岁,二、4~6岁,三、7~9岁。中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我刚参加工作时,认为这是迷信;现在56岁,感觉这是中华民族的察人智慧与生活积累。
9、感恩心态。感恩与孝不同。孝,主要指向父母(含祖辈)。感恩,指对一切人,含父母。并且感恩心态的形成,都是从父母熏陶、教导开始的。
10、平等心态。
11、惜在心态。惜:珍惜;在:现在、当下、时期、时代。惜时——不易,惜在——更难。
三、<道历47170209(日)5:43~>“接物待人”——扔,递,接,送,放
扔:小时候(大约10岁左右),妈让我帮助拿一样东西,我拿到后,离妈还有几步远,就“扔”了过去,马上被母亲责备,并被告知“什么急事儿忙着你了?”要用双手递与接。<~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