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阅读三十讲》笔记
儿童需要写读后感吗?
在通常情况下,是不需要的。
我们为什么阅读一本书?有的时候是为了知识,这时没必要去写感受。要写,也是概括要点,比如你读了一本理论书,最好的方法是对书中的精华进行提炼和概括,没必要去谈什么感想。
而有的时候是为了消遣,比如金庸的小说,你很喜欢,读的如痴如醉,但是你不会每读一篇或者一本,就想着要写一篇读后感。
儿童究竟在什么时候需要写读后感呢?
当他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强烈地感觉到有话要说的时候,他迫切地想要表达,想要交流,这个时候就需要会写读后感。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公共生活当中,需要儿童用读后感的形式去表达。比如读完一本书,老师需要用共读课进行交流,这时候大家需要提前做一些准备,把自己的感受预先加以整理完善,读后感就形成了。
儿童写读后感的能力,是需要在写读后感的过程当中去练习的,老师加以适当指导就会事半功倍。
读后感有一个基本的结构,其他更复杂的结构都是由基本结构变化而来。
第一层,我读到了什么;
第二层,我认识或者感受到了什么;
第三层,这种认识和感受怎么启发影响我。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正常状态下的自然阅读过程。我们读到一个故事,形成了一个认识,或者产生了一种震撼,这种认识或者震撼对我们产生了影响。
我们可以举个例子,假如要写关于《绿野仙踪》的读后感,结构可能是这样的(为了呈现这个模型,我们把它简化为下面几段话):
绿野仙踪讲了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个生活单调乏味的叫多萝西的乡下女孩儿,突然被一阵飓风卷到了一个奇异的地方,经历了一系列的奇遇,并且结识了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三个朋友。最后,在他们的相互帮助下,各自获得了想要的东西,想要回家的多萝西最终也回到了家乡。
这个故事让我认识到了朋友的重要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比如:稻草人没脑子、铁皮人没有心、狮子很胆小。在成长的道路上,单凭任何人的力量都没有办法达到自己的目标;但是大家相互合作,则可以扬长避短,取得辉煌的成就。
我是一个不太愿意与人交往的女孩儿,多萝茜给我的启发,就是要勇敢地踏上黄砖路,真诚地帮助身边的朋友,最终也会获得他们的帮助,拥有友谊以及人生的成功与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书就是卷起我的飓风,非常的及时。
这是一种基本的三段论读后感。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读后感的开头。
开头一般不能过长,因为重点不是我看到了什么,而是我的认识和感受。开头只是一个引子,不必详细的交代整个故事,只要写出引发我思考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比如开头可以是这样的:
在《绿野仙踪》中有一个有意思的人物叫奥兹,在传说中他是大魔法师,但当多萝西们见到他时,才发现他根本没有法力。
写到这里,概述就完成了,这就是我看到的。
接下来就进入到了读后感的下一部分:
那么,奥兹到底是一个有影响的魔法师还是一个骗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说他是魔法师吧,他并没有什么魔法,说他是骗子吧,多萝西一行的确是因为他才走了这么远来到这个地方,并且事实上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读后感的开头对原作的概括是服务于读后感主题的。这个概括可能是整体概括,也可能是部分内容的概括,或者对某个人物或某种关系的概括。
接下来讨论的核心就和奥兹这个人物有关。这是一种交际语境中的概括技巧,概括或者概括性描述,必须服务于后面的感受或者论述,否则就变成了机械的概括。
在学校里,很多的概括训练都是机械的,比如强调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等。但是,在一个具体的交际语境当中,未必需要所有要素,而不同要素的重要程度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也会不一样。
下面再来说说读后感的主体部分。这一部分是描述自己的感受,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主体部分关键在于清晰,要试着把感受或者看法有秩序地表达出来。
在这个训练过程当中,要不断地和学生交流一些基本的技巧。在不同的年级。技巧的复杂程度不一样。
比如中年级,要训练用简单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把自己的感受或看法描述清楚,再详细的加以说明。比如,举例说明,这是一种中心句训练法。
到了高年级要训练事不过三的原则,训练用三个分论点或者中心句支撑起更为复杂的论述,同时照顾到三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比如中年级的读后感:在我看来,奥兹似乎是希望的象征。为什么说奥兹是希望的象征呢?因为什么什么... ...
而高年级的读后感是这样的:在我看来,奥兹是希望的象征。为什么说奥兹是希望的象征呢?因为奥兹这一群人才决定上路,拥有了共同的目标。在作品中什么什么什么... ...因为奥兹这群人拥有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铁皮人怎样怎样。正因为奥兹实际上无能,所以多萝西等人才能,假如什么什么... ...
当我们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能够被文章打动或者产生某种认识,源于感同身受,那么我们的生活经历、生命气质等等和作品中的某部分就产生了共鸣或者冲突。
共鸣,让我们觉得作品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冲突让我们觉得作品照出了我们的缺陷。
所以,读后感经常还会有第三部分,也就是把作品和我们的生活、生命联系起来。
比如下面一段读后感:我觉得自己很像稻草人,在很长时间里我都很自卑,认为自己没有脑子,不够聪明,认为这就是我成绩不好的原因,但是《绿野仙踪》让我看到了,真正的脑子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不是天生的,这大概就是老师经常讲的成长性思维吧。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读后感有没有模型。
可以说一切思考和感受都有内在的模型。我们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交流过程,是一个书中的内容引发我们的思考和认知的过程,而这个思考和认知又是建立在我们生命和生活特性的前提下。
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在掌握模型和训练模型的同时,去获得一种写作的自由,也就是从心所欲不逾矩。
无论多么复杂的读后感模型,都只是基础模型的组合。
我们举个例子:
第一种方式,可以随感式的边引边评。如在《绿野仙踪》中有三个地方,我印象最深的一处是什么什么的时候。这一处给我的冲击是非常大的,因为什么什么。另一处是什么什么的时候,这一处曾经让我很疑惑,为什么什么什么。还有一种我印象很深,就是什么什么,我没想到主人公会怎样。
第二种方式,将顺序倒过来写。比如:有一段时间,我非常沮丧,觉得自己智商确实有问题,同桌看一眼就会的数学题,我得做老半天,我一度放弃了努力。既然天赋有差距,努力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是这次《绿野仙踪》的共睹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尤其是稻草人的遭遇,给我以很大的启发。
第三种方式,也可以把模型中的几部分叠加在一起。比如:看完《绿野仙踪》,我忽然想,多萝西的家乡那么贫瘠,她为什么要回家?沿着这个思路,我陷入到遐想之中。假如多萝西不回家呢?那么接下来她会......实在想不下去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多萝西必须回家,而一切童话都是象征我们从家园出发,最终必须回去,让我们的家园,因为我们的成长而变成一个奇异的世界。
总之呢,写法上的创造可以是无穷尽的,但是核心是永远不会变化的,就是一本书如何影响和改变。
老师在指导儿童写读后感的过程当中,既要有意识地教授标准的模型,以便他们形成规范的表达。同时,要善于捕捉儿童创造出来的各种精彩的表达,丰富和提升儿童在写作方面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