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自律”这么火?——因为彭于晏!(开个玩笑)
最近,看到许许多多关于自律的文章和视频,好多人在谈自律,通过自律他们怎么样实现了自我价值的转变。看多了这些洗脑式的铺天盖地的正能量鸡汤,就会忍不住想要模仿。比如前几天我事先给自己制定计划:早上7点起床,晚上11点前入睡,坚持每天锻炼,睡前看1小时书等等。然而结果总是不尽人意的,很多时候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耽搁计划,这也应该就是大多数人没有长期坚持自律的原因吧。
为什么现在自律这个话题这么火,因为很多成功人士都生活的很自律,而太多人想变得优秀,想摆脱现在那种懒懒散散的现状。也有人说:高度的自律是为了高度的自由。
我从小就不喜欢被约束,所以我就不是个喜欢做计划的人,太详细的计划在我眼里,就像是一条锁链挂在我身上,它加重了我的心理负担,同时又在拖拽着我往前挪。
谈到自律,就会提到“时间颗粒感”这个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就是把你干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时间精确到几分钟甚至几秒钟。有人说“越是牛逼的人,时间颗粒感越细”,这是一种对自我掌控度的体现。这些人干任何事情,都会事先计划好时间,能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确实非常厉害。然而对于我这个拖延症患者来说,实在有点困难。
我也做计划,比如2019年我计划看50本书,至少出一次远门去旅行,坚持锻炼和学习写作等。(但这些计划都是以年为单位,所以我的时间颗粒感是1年。)如果你非要细化,叫我一个月看完三本书,或者每天下班几点到几点去健身房,又或者是叫我三天写一篇文章,这会让我疯掉。一旦把框架定死,计划带给我的更多的是负担。或许我会按照计划来,我抽出时间来看完这三本书,每天按时报到健身房,三天写一篇文章,但这样的强制性的输入和输出,真的很难让我保证它的质量。
我更喜欢的是这样的生活方式:在保证每天7-8小时的睡眠下去上班,下班后吃完晚饭,看会电视,然后去健身房健身,回来后洗漱完毕就看会书然后睡觉。也不会刻意去统计记录多久能看完一本书,一个月看几本,然后去跟计划比较。至于写作,我不想逼着自己去写,想到某个话题,有想法了就动笔写一写,想到哪就写到哪。其实从某个程度上来讲,这样的生活方式也算是一种自律吧,只是没有那么苛求自己。
也许是我境界还不够吧,对目前的我来说,能逐渐抵制住诱惑,改善不良习惯,把该完成的工作按时高效地完成,然后把其他时间用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及健康,就是最好的自律了。